翻页   夜间
72小说 > 盛宠医妃:我家王妃不好惹 > 第117章 杏林山人之不得病的智慧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72小说网] https://www.72xs.info/最快更新!无广告!

    陆雯?见张大夫读的认真,便先出来坐诊了。

    “小医师,小医师。”

    张大夫神情激动地从里间跑出来,手里举着小册子。

    “小医师,你编纂的这卫生常识,简直是太好了。”

    等待看诊的病患都好奇地看向张大夫,是什么好东西,让张大夫如此激动?

    张大夫继续说道:“老祖宗云,不治已病治未病,而小医师提出,治未病重在防。

    这防未病与治未病,真乃殊词同旨啊。

    小医师,真的还有第二册?”

    众人看着张大夫满眼崇拜的神情,更为好奇了,便有人尝试着问张大夫;“张大夫,您看的什么好书啊?”

    张大夫扬扬手里的册子,朗声应道:

    “此乃教导世人,如何防病,不得病;如何将防病融入在日常点滴中;

    如何以很小、最易长久坚持的努力,就能达到不得病、少得病的册子。

    通俗易懂,言语可亲,恰如一位和蔼可亲的老者关怀家中晚辈,却又是句句真言呐。

    小医师,这册子是否打算多誊抄些,教人传播出去?”

    陆雯?被张大夫的比喻逗乐了。

    咳咳,我是不是要装一装成熟啊。

    “防病?”

    “不得病?”

    “很小、最易长久的很坚持的努力,是怎么努力?”

    众人议论纷纷,听到可以不得病,眼睛都亮了。

    还有这么好的事情?哪个人愿意得病啊?

    还不都是,尚未搞清楚啥状况,就已经中招了。

    真要是有什么,能用很小、最易长久的坚持,就能不得病、少得病,那谁不愿意做呢?

    “张大夫,能给我们看看吗?”

    “哎呀,我不识字,张大夫能让人给我念念吗?”

    “我也想看看。”

    “我先问的,你排后边。”

    一时间,医馆里想要看册子的声音,此起彼伏。

    陆雯?很满意着这种效果。

    张大夫按按手,“大伙儿别着急,我这不是在征询小医师的意思吗?”

    嗯?征询小医师的意思?

    “难不成这册子是小医师写的?”有人忍不住问道。

    “恩,正是出自小医师之手。”张大夫点点头。

    天哪,小医师年纪轻轻,不仅医术好,还会写书,教人怎样不得病、少得病?

    众人的灼灼目光,都集中到了陆雯?的身上。

    陆雯?轻轻一笑,开口说道:“这个小册子,本就是编出来,想让更多的人看到、学到,因为观念也能治病。

    将健康的观念融入在生活点滴里,就能够最大程度地减少疾病的发生。”

    众人频频点头,是这个道理。

    “那,小医师,不如将这册子多印制一些,您看如何?”张大夫听了陆雯?的话。

    “我正有此意,还想着,能不能交由县上医药商会,来印制售卖,价格不要定高了,收回印制成本就好,能让百姓们都能买得起。

    张大夫您看呢?”

    “哎,当然好啦,我这就跟我师兄联系,商量此事,您放心,一定办好。”张大夫喜笑颜开。

    “啊,要拿走啊,能不能让我们先一睹为快啊?”

    众人面露遗憾、不甘心地问道。

    陆雯?和张大夫对视了一眼,开口道:“这样吧,今天在场的各位,就算是,这本册子第一批读者。

    我们医馆给大家伙儿朗读一遍,大家伙儿可以记一记在心里,没记住的,书册印出来后,再去花点小钱购买一本;

    让全家人都学一学,全家一起健康,身体棒棒的,怎样?”

    “好啊,好啊。”众人都高兴了,揉揉自己的耳朵,打算认真听一听。

    张大夫对陆雯?的营销方法暗自点头,遂安排张五负责朗读。

    张五满心欢喜地接了任务,自豪的很,朗读的声音也抑扬顿挫的,很好听。

    于是,轮到看病的人,看病的看病;等待看诊的人,听书的听书。

    看完病的人,还有舍不得离开的,也找个地儿坐下来,继续听。

    念到了童谣部分,便有人跟着张五后边小声念叨着。

    陆雯?见状,便叫张五,带着众人,将童谣多朗读了几遍。

    于是乎,众人的朗读声,也吸引了街面上的人,好奇地围过来,向里观望。

    咦,好生奇怪,今日医馆改学堂了?

    听着朗朗上口的童谣,也跟着一起念着。

    几个街上的小乞丐,往人多的地方挤,希望能遇到个好心人,给点施舍,填填肚子。

    陆雯?灵机一动,拿了钱给王执,出去买了一大包热腾腾的包子。

    告诉小乞丐,今天如能把两首童谣记住,并答应将童谣唱着传出去,便将包子分给他们。

    小乞丐们,眼睛顿时亮晶晶的,还有这等好事,那两首童谣,他们都听的差不多了呀。

    都猛点着头,保证做到。

    意犹未尽地学完的人,有人注意到了,册子专门给小孩和女人各写了一章呢,便有人开口问道:

    “小医师,为何将孩童和女人的,专门拿出来单独写啊?”

    陆雯?赞赏此人的敏感性,答道:“孩子承载着每个家庭和家族的希望,他们的身体健康,便是每个家庭和家族的未来啊。

    而女人和女孩子们,掌握着每个家庭后厨啊,她们的身体健康,是全家人身体健康的保证;

    她们如果有良好的健康意识,便是全家人健康的福分啊,对不对?”

    “对啊对啊。我家的娃娃可是全家的心头肉呢。”

    “我家都是老娘和婆娘做啥,就吃啥呢。”

    “恩,可不就是么。”

    陆雯?没说的是,把小孩子写在前边,是想用“父母都是以自己孩子为第一要务”的这个点,吸引更多的人关注这本册子,起到营销的作用的。

    看完病、听完书的人,心满意足地走了,今天这趟医馆来的真值啊!

    张大夫抽空,又跟陆雯?讨论了宣教册印制的相关事宜。

    陆雯?的意见是,每本定价只要能保本微利就好,她不会参与分成;

    可以利用医药商会的名气进行推广,还可以跟各个医馆合作推广。

    她也会去请蒋县令大人,看看能不能以官府的名义,推动各个学堂作为课外读物,让学生们也了解了解。

    最后确定,宣教册,就以“杏林山人之不生病的智慧”之名问世。

    张大夫惊讶于,陆雯?竟然不打算要分成,也不打算用自己的本名,这一系列的册子问世,不亚于一部医学经典啊。

    既不图名,也不图利,只愿众生无病无灾。

    真是菩萨心肠啊。

    陆雯?不以为然,她不是创造者,只是搬运者,希望有更多的人,能从中得益,也不枉她学的,这些前人以及后来人的医学大儒们的研究成果啊。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