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72小说 > 盛宠医妃:我家王妃不好惹 > 第136章 王爷来啦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72小说网] https://www.72xs.info/最快更新!无广告!

    蒋县令恭恭敬敬地,送钦差汪启正大人和巡抚梁文昊大人回了驿馆。

    今天陪了一天,总算是留给两位大人的初步印象还不错。

    本想请两位大人下榻在自家宅院,却被拒绝了,说是住在驿馆方便些。

    巡抚梁大人是蒋县令的顶头上司,是陪着汪启正大人一起前来的。

    汪启正大人任户部侍郎,此次前来是奉旨督查南部的春耕情况,也承蒙圣上恩典,顺便也回乡探亲。

    汪大人祖籍是宁陵县人氏,已有很多年未回乡了,此次回来也是衣锦还乡了。

    宁陵县与宁通县相邻,同属中泰府管辖。

    汪启正回到驿馆进了房间,随从给泡了茶,便退下去了。

    端坐在桌案前,研磨提笔记载今日所见所闻的大事。

    让他特别感兴趣的,是在一个乡绅的家里,见到的播种机。

    诶,稀奇的很呐。

    经蒋县令的引领,还见到了另外两种农具,均是方便高效,省时省力。

    他在户部任职多年,以及在各地督查这么多次,都没见过这样的农具。

    在看到这几样农具演示的时候,他第一感觉就是兴奋,直觉告诉他,这几样农具恐怕是能推动耕地面积扩大、粮食产量大幅增长的。

    据蒋县令讲,这些农具竟然是一个农家姑娘设计出来,先行使用的。

    他是在微服巡查时发现的,并开始与那位姑娘合作,在县里大力推广,也得到了巡抚梁文昊大人的支持。

    这可是件大事啊,自己此次督查,必定是要将此事呈报上去,自己也有善于发掘之功啊。

    今儿跟蒋县令已经约定,给他准备一整套新农具,他要带回京城。

    凡事眼见为实嘛。

    “汪侍郎,许久不见。”

    正沉浸在自己的思绪里的汪侍郎,被一声低沉的声音惊动,心里一紧,怎么会有外人?

    猛地抬眼,惊得张大了嘴,站起身,说不出话来。

    来人手指放在唇边,做了个噤声的手势,一撩衣摆,坐在了椅子上。

    汪启正艰难地吞了口吐沫,嘴唇颤抖着,眼里流露着不可思议,神情激动。

    “噗通”,汪启正冲着来人跪了下去,用颤抖着的声音说:

    “下官参见王爷。”

    话毕,抬起头紧盯着来人,“您,您这是”。

    “起来说话。”

    汪启正遵命起身,仍然激动的不能自已,但也没忘记,赶紧转身去将屋门拴住。

    来人正是南澜国三皇子、传说中冷酷无情,杀人如麻的战神王爷、禹王君墨涵。

    禹王是汪启正的救命恩人,若不是禹王爷三年前出手相救,汪启正早就不在人世了,更别说是能官拜户部左侍郎。

    从那以后,汪启正就以禹王马首是瞻。

    只是,这几年,禹王一直跟他在明面上保持一定的距离,外人看上去关系很一般。

    “王爷,您真的没事儿,这真是太好了,我们都以为,以为......”

    禹王反问,“都以为本王死了?”

    汪启正倒吸一口气,可不是,朝中不少人都认为,禹王恐怕是已经凶多吉少。

    其他人不知道个中缘由,汪启正作为禹王一派的人,心里都有猜测。

    恐怕是,跟二皇子齐王君墨青脱不了干系。

    当时,禹王南下查处贩卖私盐之事,回程途中,遭遇围杀,对禹王大下杀手。

    禹王自此失踪,活不见人死不见尸。

    据回报的人讲,是江湖恶人所为。禹王身受重伤,陷入包围圈,之后便不见了踪影。

    圣上震怒,下旨追查剿灭那群人,并一直未放弃寻找失踪的禹王。

    二皇子齐王君墨青在朝堂上痛哭流涕,把对兄弟的情深义重表现的淋漓尽致,主动请命,寻找三皇子禹王,但一直也没找得到。

    其他人都只当是江湖恶人作乱,却不知竟是自家亲兄弟下的手。

    他们禹王一派的人,都不相信是什么江湖恶人所为,推测应该是二皇子雇佣的顶尖杀手,要不然,依着禹王的身手,怎么会身负重伤,下落不明。

    已经两个月多了,汪启正亦是焦急万分,却毫无办法,私下里跟王府的人打听,也是得不到任何消息。

    却没想到,居然在宁通县城见到了,而且看上去,王爷的精神很好,应该是伤已痊愈了。

    哎呦,真是太好了。

    汪启正恭敬地站在旁边,看着背脊挺直、端坐在椅子的青年,棱角分明的英俊脸庞,冷峻如不闻人间烟火。

    那一刹间,一双眼光射寒星,一身黑衣,更显得冷气逼人。

    尚不过二十的年纪,却着实让人不敢小觑。

    半响儿,禹王收敛了自己身上的气息,汪启正才觉得周身一松,那迫人的感觉才消失不见,暗自松了一口气。

    两人闲聊了一会儿,汪启正主动禀报了京中的局势,虽然他也知道,禹王肯定有自己的信息渠道,但,跟他说与不说,那是两回事儿。

    后来说起,这次南下督查的情况,南部一线,春耕展开情况还不错,水稻已经快到了移秧插秧的时候了。

    想起什么,汪启正目光灼灼地说,他在宁通县城发现了一种新式农具,如何如何的好,如果推广开来会怎样怎样。

    对面坐着的禹王闻言,面色柔和,嘴角微弯。

    惊得汪启正像是见了怪一样,禹王,禹王,他竟然笑了。

    笑了?不是他看岔眼了吧?

    再悄悄地仔细端详,诶,真没错啊,是在笑啊,虽然很细微。

    这,这,还是那个冷峻面黑的禹王吗?

    汪启正惊得心里颤巍巍的。

    是觉得自己禀报的新农具确实好吧?

    应该是吧?

    禹王嘴角一收,神色肃正地告诉汪启正,“这新农具的事情,就作为你南下督查的重要成果呈报上去,但是要写清楚谁设计的,谁推广的。并且将样机带回去。”

    汪启正频频点头,说自己也是这样想的。

    “还要极力争取两份奖励,一份是蒋县令的慧眼识珠,一份是给农具设计者的陆姑娘。”

    汪启正心中一凛,恩?禹王殿下好像是提到了农具设计人陆姑娘哦。

    莫不是认识?

    禹王似是知道汪启正的惊疑,开口明白地说了一句,“她是我护着的人。”

    汪启正闻言,立即正正神色,不管心里有多八卦,面上不能显啊,禹王殿下太敏锐了。

    恭恭敬敬地回应道,“下官谨遵。”

    “临走前,还会有三台其他的新农具,你记得从蒋县令处一并带回。切记,蒋县令并不知本王在此地。”

    王启正大吃一惊,禹王竟然对新农具了如指掌,莫不是,禹王也参与此中?

    心中再多的疑惑,也不能随便问出来,该自己知道的时候,自然会知道的,郑重保证:“下官定会守口如瓶。”

    末了,禹王递给汪启正两本册子。

    汪启正仔细一看封面,《杏林山人之不生病的智慧》,第一分册和第二分册。

    “王爷,这是?”

    “是在宁通县推广的卫生健康宣教手册,你可以拜读一下,明天跟蒋县令也聊聊,回去带给端木阳泽,告诉他你了解的情况。他知道该怎么办。”

    汪启正恭敬地应了,心里相当高兴,终于能给禹王办事了,一定办的漂漂亮亮的。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