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72小说网]
https://www.72xs.info/最快更新!无广告!
一清早,袁凯夫妇就来了。
陆雯?是第一次见袁凯的媳妇,娘家名字叫杨如琴。
身上衣服已经洗的发白了,甚至还有补丁,但是看上去很干净,头发发髻也梳的整整洁洁。
自身收拾的清清爽爽的,像个做吃食的。
脸上带着点谦卑温和的笑容,向陆雯?屈膝行礼。
陆雯?笑着将人扶起来,说道:“快起来,琴嫂子,以后小吃店,还请多多照看。”
杨如琴慌忙应道:“是东家给了我们全家一条出路,我们俩口子必定好好干。”
陆雯?点点头,拿出准备好的雇佣契约,给袁凯先看看。并跟他们解释了契约里面的重要条款。
因为小吃店跟种田不同,涉及手艺和配料保密的问题,签订的年限,陆雯?写的长一些,十年。
袁凯夫妇点头表示理解,跟卖身契相比,这就相当于活契了,年满之后,他们便是自由的了。
陆雯?应道,这样做的目的,也是为了袁越泽考虑,不会影响他的仕途。
听了陆雯?的话,袁凯夫妇满眼感激,没想到东家为自家孩子,想的这么长远,连声道谢,并且保证,打死也绝对不会将方子告诉他人。
因为一般的吃食店,更愿意让伙计签订卖身契,一辈子拿捏在手里,便不用担心方子被泄露出去。
陆雯?并不担心,一则,她的食材是他人比不了的,二则,吃食更重要是时常创新,才能让食客有新鲜感。
袁凯夫妇很痛快地签了契约。
陆雯?还告诉袁凯两人,小吃店已经在装修了,大概十天左右就装好了,在这几天,我们正好可以将几样小吃的做法学会。
今天先学的烙,烙香酥土豆饼、黄金玉米煎饼。
杨如琴负责削土豆,去皮切丝。
袁凯则是负责,用石碾子将玉米粒磨成粉。
玉米粒是陆雯?早几天就在镇上买了些的,当然是,回家又悄悄地跟空间里的玉米粒更换啦。
香酥土豆饼的制作方法有很多种,陆雯?选取的是,捞出来最焦香酥脆的一种。
将土豆去皮,切丝,但不要切太细;
辣椒切丁,葱切碎末;加入面粉、鸡蛋、盐、搅拌均匀。
锅加热,加薄薄地一层底油,舀一勺土豆糊糊到锅中,铺平,整理形状,一面定型之后翻面,煎至表面微黄,翻面;
用小小碗,接小半碗水的水,沿着锅边倒水一圈,迅速盖上锅盖,闷一小会儿,打开锅盖,再翻面煎制两面金黄,就可以出锅啦!
表皮焦香,酥脆,有土豆和面粉的香味,还有鸡蛋的香味。
咬一口,能听得见酥脆的声音,满足的很。
陆雯?制作了一遍,又让杨如琴自己动手从配料,搅糊,到煎制,一整套流程操作了几遍。
杨如琴到底是经常做吃食的,掌握的很快,制作的香酥土豆饼,口感不差。
袁凯的玉米粉也磨的差不多了。用细筛子筛过一遍,将玉米茬子和细玉米粉分开。
袁凯要筛出来的玉米茬子再磨一遍,陆雯?拦住了,说玉米茬子留着要熬粥的。
说着便让杨如琴,先将玉米茬子用冷水浸泡着。
趁着这个时间,学做“黄金玉米煎饼”。
三份玉米粉里掺一份的面粉,放一点糖,打入一颗鸡蛋,加入清水搅拌成糊状,搅拌至没有颗粒的、细腻的、顺滑的糊糊。
锅中无需放油,开小火,用饭勺舀一勺面糊,垂直倒入锅中。
待玉米饼定型后,翻面煎制另外一面,即可。
这款玉米煎饼的做法简单,唯一的难度就在煎饼时,倒面糊时,要垂直倒入;
待饼的一面出现小气泡的时候,就翻面煎另外一面,而且必须用小火。
一勺一个饼,成品软糯香甜,跟香酥土豆饼是两种不同的口感。
陆雯?见玉米茬子浸泡的差不多了,米粒已经米粒膨胀开了。
并给杨如琴讲解到,一定要先用冷水浸泡,这样做的好处,一是熬起粥来节省时间;二是熬出的粥软糯、口感好。
煮玉米茬子粥一定要水开后,再下入泡好的玉米茬子。
杨如琴疑惑的问道,“家里都是冷水煮粥啊,为何要水开再下玉米茬子呢?”
陆雯?问杨如琴,“你肯定有过这样的经验吧?就是冷水煮很容易糊底。”
杨如琴点点头回应说是。
“但是,开水下锅,就不会有这种情况发生,而且,它比冷水熬粥更省时间。”
杨如琴恍然,原来熬粥还有这个说法。
陆雯?继续边操作,边讲解,先用大火煮开,再转文火,即小火熬煮约一柱香。
别小看,火的大小转换,粥的香味由此而出。
煮动过程中,用铲勺一定要顺着一个方向搅动。
“东家,不是说水开下锅不容易糊锅底了吗?为何还要一直搅动?”
陆雯?很诧异,杨如琴能够敏锐的发现问题,也对她这种善于思考的做法很是赞赏。
夸得杨如琴红了脸。
陆雯?笑了,继续答疑,“原来我们煮粥之所以要搅拌,是为了怕粥糊底。
现在,没了冷水煮粥糊底的担忧,为什么还要搅呢?
为了“出稠”,也就是让米粒颗颗饱满、粒粒酥稠。”
“而搅拌也是有技巧的:开水下锅时搅几下,盖上锅盖至文火熬一盏茶时,开始不停地搅动,一直持续到呈酥稠状出锅为止。”
“在煮的过程中,慢慢加入准备好的玉米粉,这一步,既是为了增稠,也是为了顺滑的口感。”
“之所以不将玉米茬子和玉米粉同时放入水中,是因为这样熬出的粥品清爽不浑浊。”
“最后一步,便是点油。”
“点油?煮粥还要放油?”
“是的,粥改文火后,点入少许油,你会发现,不光成品粥色泽鲜亮,而且入口别样鲜滑。”
袁凯在旁边看的直称奇,没想到煮粥还有这么多的门道呢。
一份营养美味、口感鲜滑、浓稠适度的玉米碴子粥就做好了。
哼哼,别小看这道口味清淡的,配料简单,只有玉米粉和玉米碴子的粥。
据陆雯?前世的资料,相传,起源于康熙皇帝有一次带着侍从,到滦平的长山峪一带打猎时,一位老人制作给康熙食用后,康熙直觉美味无比,还被写进了御膳房的食谱呢。
陆雯?给这道粥,起名“黄金粥”,没敢叫御赐,娘啊,这俩字可不敢乱用啊。
作者有话说:
不好意思,更晚啦。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