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72小说 > 盛宠医妃:我家王妃不好惹 > 第284章 丰收的稻谷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72小说网] https://www.72xs.info/最快更新!无广告!

    手持收割机的人,左手一拉牵引绳,右手持柄,从右摆向左,一捧被割下来的稻子,便顺势倒在了左边。

    随着收割的人向前行进,一排排的水稻整整齐齐地,排列躺在田里。

    一群鸟儿跟在收割机后边,在田里觅食,有零星散落在田里的稻谷成了鸟儿的美食。

    有村民哄鸟儿,被陆雯?拦了,说:“让鸟儿吃吧,鸟粪也同样落在田里,谁能说清,到底是谁沾了好处?”

    有分工不同的人,专门上前,将割倒的水稻收集捆扎成合适的捆子,搬运到脱粒机旁边。

    在一阵阵脚踏式脱粒机的运转中,一粒粒饱满的谷粒落进仓斗中,又被人装进了麻袋。

    骄阳似火,没有阻挡住收割的进度。

    但是也有人发现了问题,陆雯?家收割水稻,为何留了很高的稻桩,足有三分之一长度的稻桩被留在了地里,这是打算焚烧在田里吗?

    庄户老把式董老爷子也诧异的很,但是他并没有上前阻止,陆雯?带给村里的惊喜很多了,董老爷子笃定,肯定有说法。

    不得不说,董老爷子真相了。

    陆雯?是在观察了自家水稻品种生长的过程和速度,她发现这是一款早熟品种。

    除去空间灵泉的影响,成熟的速度也比当下农户种植的品种,成熟的早。

    而董家村所处的位置,相当于前世的长江中下游以北的气候,若是播两季稻种育秧,第二季水稻成熟时间太晚,天气转凉,势必会影响稻谷饱满度和成熟度。

    但是,若是直接利用第一季的稻桩进行发苗,便可省却了育秧的时间,九月份便可成熟收割。

    这种方式也不是陆雯?的首创,而是在她的前世,便有人在温暖的地区单季水稻种植区,推广“再生稻”。

    所谓的“再生稻”,是指在头季水稻收割后,利用未收割的稻桩重新发苗、长穗,进而抽穗成熟的水稻。

    在技术操作上,要求收割水稻时只收割稻株的三分之二,将下部的三分之一留下来,并重新开始施肥培育,让稻株在短时间内再长出一季稻子。

    “再生稻”的第二茬,只需要施足肥即可。

    另外,“再生稻”的米质、口感都不亚于头茬稻。

    这种“再生稻”具有增产增效、生育期短、米质优、省种、省工、节水等优点。是一种“一次播种、两季收获”的水稻栽培“新”方式。

    说这种水稻栽培方式“新”,其实是不正确的。

    因为这种方式在她前世的历史上就有的,只不过后来,再也没有人采用这种方式种植水稻而已。

    但是,对于水稻亩产很低的南澜国来讲,不失为一种增加水稻产量的好方式。

    虽说土豆的产量更高,但是,水稻的食用广泛性更强。

    若是这种种植方式能在南澜国南部推广,得益的不仅仅是国家,还有这些辛苦劳作的庄户人。

    那天,陆雯?去县里找医药商会时,顺便去了蒋县令那里,告知自家计划于哪天收割稻谷。

    并且告知蒋县令,她打算收割完这一茬水稻后,再种一季,并为蒋县令做了解释说明。

    蒋县令听罢,两眼都发亮,种一季收获两季,两季啊,即便是亩产减半,也能增加粮食收成啊。

    更何况,陆雯?说,水肥给的适当,第二季的产量不会比第一季水稻产量低太多的。

    好,好啊。

    蒋县令看向陆雯?,心里暗自感叹,自己这是多好的运气,能遇上陆雯?这位福星。

    从新农具到高产的土豆,现在又是“再生稻”,若真的能实验成功,这对南澜国的粮食产量提升,作用不可估量啊。

    这对自己的前途也是大有益处的。

    随即,蒋县令便决定,收割那日,他会派人前去看看的。

    董老爷子真相了,老神在在地顶着大太阳,站在田埂上看着田里的水稻越来越少。

    里正却耐不住性子了,迫不及待地找陆雯?,想问个明白。

    陆雯?边查看稻谷脱粒情况,边给里正和旁边围观的人解释了“再生稻。”

    什么?

    稻桩可以再次发苗抽穗成稻?

    陆雯?点头,继续说:“头季稻收割后,及时清理杂草,扶正稻桩,看情况施一次跑马水,并持续保持田间湿润,大约十天左右,便可发苗分蘖。

    大约三十天左右便可进入稻穗扬花期,田面保持浅水。灌浆期,田间湿湿干干,养根保叶,促进籽粒饱满,提高产量。”

    “当然了,我这是第一次用这种方式,在整个再生稻生长过程中,我也需要持续的观察,调整应对措施。”

    里正和听到的人,都面面相觑,继而一种激动的心情涌上心头,表现在脸上。

    当然,也有人表示怀疑,发苗是有可能的,只要给水,但要说,还能结出饱满的稻粒,便有些不太相信。

    董老爷子呆愣了半天,他猜想陆雯?有新做法,但没想到的是,陆雯?打算利用稻桩再生稻谷。

    这也太,太不可思议了。

    陆雯?没有多说,行不行,她也需要实验,行不行,看见结果便会事实胜于雄辩。

    聊天的功夫,田间的劳作仍在继续。

    让所有人大吃一惊的是,两个时辰后,水稻收割完了。

    不仅收割完了,连脱粒都快完成了。

    村民们都眨眨眼,这么快?看上去收割的人也很轻松,不必再弯着腰一镰刀一镰刀的收割了。

    脱粒机虽然需要脚踏,但是比自己轮着打谷杖,一杖一杖地甩,省力的多,速度也要快的多。

    哎呀,这农具好啊,速度快,人也不受罪。

    当下,便有村民找陆雯?,要预定租借收割机和脱粒机。

    陆雯?笑称,直接找董福贵交钱登记排时间便好了。

    再等到稻谷被一袋袋地过称后,董老爷子和里正也同样又被震惊了。

    天呐,六亩总共收获了四千多斤,核算下来,每亩亩产足有七百多斤啊。

    村民们再扭头遥望自家的水稻田,他们辛辛苦苦劳作一季,年成好的,一亩也就收获二百多斤啊,实在运气好了,二百八十斤已是到头了。

    不仅是村民们,就连山庄来的人同样被惊呆了。

    他们种了这么多年的水稻,从来没见过能够亩产七百多斤的。

    又想起刚才说的“再生稻”,两季加起来,亩产能过千吧?

    都盯着陆雯?看,眼睛里闪着光,东家的水稻种子这么优秀吗?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