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72小说 > 盛宠医妃:我家王妃不好惹 > 第335章 董家村的新生活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72小说网] https://www.72xs.info/最快更新!无广告!

    “说吧”,太子君墨涵淡淡地说。

    “回太子殿下,梁大人派人来禀报,说三皇子禹王殿下找到了。”

    “什么?三皇弟找到了?人在哪儿?”太子君墨涵也有些兴奋,不枉费他千里南下。

    “回禀太子殿下,三皇子殿下在巡抚府中。”福庆公公低头回禀。

    “去巡抚府。”太子君墨廷下令。

    虽说,应是皇子前来拜见储君,但是,作为寻找一方,主动探望,更显得情真意切。

    巡抚府。

    太子坐在正位,凝视着坐在他下首的,面色还是那样冷峻的三皇弟禹王君墨涵。

    那副面容,一半俊美若妖孽,一半狰狞如魔鬼。

    这也是太子君墨廷对这个并不很亲厚的三皇弟比较放心的原因。帝王不论在德行,还是容貌外形上,都不容有失。

    脑子里飞速闪过一个念头,但是,是快的没能抓住。

    方才一番沟通,他才知晓,原来当日,三皇弟不仅身体受了很重的伤,脑袋也因受到撞击,暂时性失忆了。

    根本忘记了自己还是一位皇子。

    被一家农户好心收留养伤,伤愈后,因想不起家在哪儿,便一直在农户家中生活。

    前几日,太子殿下来吉临府城的消息,传的沸沸扬扬,太子来府城的目的之一是寻找禹王的消息,也没有特意封锁,不少百姓也是知晓的。

    正因这些消息,刺|激了君墨涵的神经,让他猛然想起,自己的真实身份。

    这才找上了巡抚府。

    失忆啊,难怪呢,谁会放弃尊贵无比的皇子身份,甘愿生活在乡下呢?

    让刘府医给三皇子君墨涵,请了平安脉,身体没有大问题,就是有些虚弱,好生调养便能恢复了。

    问及救助他的农户在哪里,这可是功绩啊,需要给这家农户嘉奖的。

    君墨涵神色淡淡地看了一眼太子君墨廷,薄唇轻启,“此事,臣弟会看着办的。”

    太子君墨廷哑然,这个弟弟呀,还是那般冷漠。

    也罢,待到回京再说。

    梁巡抚暗自高兴的很,今年这是运气爆棚啊。

    尽管听说禹王殿下受伤失忆了,但是现在能完好无损地在他的地盘上找到了,便是不幸中的万幸了。

    翌日,太子君墨廷带着三皇子禹王君墨涵,启程回京。

    一时间,关于三皇子遇袭受伤,被太子殿下找到的消息,长了翅膀似的,传开了。

    知道战神禹王名号的百姓们,都感谢上天,看,果真是战神,上天都给几分好运气的。

    董家村毕竟是偏僻,不管外界如何热闹,董家村村民的日子,还是低调而平凡的流淌着。

    陆雯?也是从木云那里得知,莫函已经跟太子殿下汇合启程回京了。

    村民们也有人发现,最近怎么没有见陆家女婿呢?

    不管旁敲侧击地问到陆家谁那里,都说是回家寻亲去了。

    也对,这也是很正常的事情,短时间内没人再关注这件事儿了。

    董家村的村民正高兴呢,跟着陆雯?种了土豆的人,土豆丰收了。

    自家水稻也收割了,虽说产量比起陆雯?家的差远了,可是他们从陆雯?那里,买到了低价的优质高产稻种啊,明年便可以播种新品种了。

    收割了水稻的农户,有的垦田,抓紧时间再种上一季土豆,也有的农户想学陆雯?促发再生稻。

    陆雯?没拦着,但是给予了技术指导。她也想看看原有的水稻品种是否能萌发二茬稻谷,产量如何。

    至于自家的再生稻,已经抽穗灌浆,看上去,收成应该不错的。

    村民们现在除了农活外,各家中或多或少的都有人,给陆雯?家做活,多少都挣些银子的。

    有了银子的村民,有的人家,计划着,待秋收完成后,重新盖房子,天冷就能住进去了。

    也是在里正的招呼下,村里集资打算重新盖间学堂。

    陆雯?也按照最初承诺的一亩稻田的收成,折合成银两,捐给村学堂。毕竟稻谷都要给上缴官府的。

    陆雯?家的一亩水稻的收成,可是抵得上普通农户家三亩水稻田的收成啊,村学堂收到了一笔不小的银子。

    有了这笔银子和村民的捐款,里正自豪地宣布,董家村和永和村的孩子在村学堂读书,束?减半。

    李进夫子的收益损失,由学堂基金给予补偿,还给李进夫子涨了一些呢。

    别看李进夫子还不是秀才,但是教学能力还是有的,村里娃娃,有几个被李进建议转到镇上或县上更好的私塾或书院,去读书。

    其中便有袁凯的儿子袁越泽,还有里正的大孙子,董满福的儿子董孝勇。

    这两家,现在都不是缺钱的主儿了,跟家人一商议,干脆等秋季开学前,直接去考县里的左启书院。

    还有三家的孩子,也接受李进夫子的建议,计划转去镇上有名的私塾。

    李进很感谢陆雯?的再造之恩。

    现在,不仅跟儿子的生活稳定,为了教导好孩子们,李进自己沉下心思继续学习、精益课业,继而激发起了李进想再次参加院试的愿望,不想到老还是个童生。

    遂,跟里正商量,能不能给学生放一个月的假,他打算再集中精力冲刺一把。

    里正倒是没有意见,若是李进能考上秀才,说明学识见长啊,村学堂更有吸引力,村里的娃娃们能跟着秀才学习,不也长信心吗?

    这事儿,里正没有私自决定,因为李进是陆雯?介绍来的,而且陆雯?现在对村子和村学堂的贡献比较大,隐隐的,里正也想听听陆雯?的意见。

    听罢里正和李进的想法,陆雯?自然没有意见,老师不断的学习提升,也是学生的福气啊。

    也正好,趁着这个时间,将学堂新建的事务完成啊。

    于是乎,董家村和永河村的小萝卜头们放假了。村子里,一下热闹起来。

    陆家的几个孩子,在陆雯?的要求下,每天还是按照正常的时辰起床,练功诵读写大字。

    喜欢医药的,陆雯?便抽空亲自教授。

    其他时间,便是帮着家里干干活,跟村里的小伙伴聊猫逗狗,也让放松一阵子。

    陆雯?也没有特意拘着他们,到底是孩子,童年不应太单调。

    偶尔,也让董福贵或者姜英琪带着下地,干点力所能及的活计,农家的孩子不懂农是不行的。

    哪怕是现在还小,自己干不了太多的活计,但是,要知道庄稼是怎么长出来的;

    体验一下,做农活的辛苦,面对食物,心存感念,未来的人品不会差到哪里去。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