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72小说网]
https://www.72xs.info/最快更新!无广告!
只能,在私下里,默默关注着君墨涵的消息。
虽然,她得到的消息往往都很滞后,只是,但凡能打听到小主子的一点消息、好好活着的消息,都让她惊喜万分。
就这样,一年年的,等着小主子长大。
心中的担忧也无时不在,担忧柔侧妃会不会有了自己的孩子,就不在好好关照小主子了;
担忧,小主子渐渐长大,皇帝会不会从长相上,看出端倪;
更担忧,小主子会不会遭遇向他父皇那样的不测。
还好,君晟杰从与其他两位兄弟厮杀中,夺得皇位后,柔侧妃因育有皇子,被册封为柔妃,后来几年,都未听说诞下其他皇子。
直到小主子六岁后,才有了现在的轩王殿下。
再后来,得知小主子逐渐成为战神将军,绿衣高兴又揪心,毕竟战场上刀剑无眼。
更别说,那年,都传战神将军禹王君墨涵在公干回京途中失踪,绿衣得知后,差点急疯了。
丢下家中的男人和孩子,跌跌撞撞的四处寻找,一直没有找到踪迹。
那时候,绿衣都在想,是不是自己冲动之下做错了,有违皇后的嘱托,才会导致小主子遭遇此不测吧?
绿衣寻找无果,回家安顿好孩子,企图自|杀,惩戒自己,以告皇后之灵。
被自家男人救下,只知道她的恩人失踪了,但却不知具体是谁,只劝她,恩人必是有福之人,自有天象。
绿衣才猛然反应过来。
真是苍天有眼啊,让她终于听到了小主子的安然回归。
那时候,绿衣就在想,只要小主子能安然无恙的活着,比什么都强。
这次地龙翻身,她现如今生活的镇子,距离这里不太远,也遭受了劫难。好在家里男人孩子命都在,只有一个孩子腿断了。
这两日,传到镇上,百姓们都知道,是禹王殿下带人带物前来督战赈灾。
绿衣终于下定决心,要将一切禀告小主子,要让他知道自己的真正父母是谁。
如今见面,看见君墨涵的长相,眉眼有一点点其母亲的样子,但更多的,还是像父亲。
所幸的是,先皇君晟睿,与先皇君晟杰的长相,年轻时。就有几分相像的,想必才让君晟杰没有对君墨涵的长相产生怀疑。
禹王君墨涵强忍下初闻此事时的震惊,沉默地听完绿衣的讲述。
也不可能因为一位对他来讲,陌生的老婆子的话,而相信什么。
之后,绿衣拿出几样物品,一只寒梅腊雪的玉簪,一只五爪四纹飞龙玉佩,还有两幅画像,先皇和先皇后的画像。
君墨涵认得那玉佩,四纹龙真是太子的服饰和玉佩才能使用的纹饰。
“你从哪得来的?”君墨涵沉声问道。
绿衣恭敬答道:“回殿下,那玉佩是陛下作为太子时,经常佩戴的,大婚后,送给皇后的。
送出时,玉佩上专门补充雕刻了一朵梅花。
皇后娘娘喜爱梅花,那梅花簪子便是皇后娘娘的。
这两样饰品和画像,都是皇后决意将小主子送走时,交给奴婢替小主子保管的。”
君墨涵放下手中的玉佩和梅花簪,拿起两幅画像,心里紧紧的,颤悠悠的,手指都有些微微颤抖。
他知道绿衣口中的陛下,是指先皇君晟睿,皇后也是指先皇后。
这画像,便是他们的模样。
他们,他们真的是自己的亲生父母吗?
君墨涵想起自小,母妃柔妃对自己的疏离,却从未在物质上亏待自己。
以前不懂,现在想想,恐怕是一种纠结的心态吧。
看见自己,便会想起她自己失去的那个孩子,却因承诺抚养闺中好友的孩子,不能亏了他。
心里也担着天大的时时刻刻的隐忧,那可是欺君之罪啊。
这二十几年,讲真是不容易。
君墨涵让绿衣讲了许多,关于先皇和先皇后的事情。
渐渐的,那俩位原本存在于史料中的纸片人的形象,变得丰满起来,那是有血有肉有情感的活生生的人。
他的心似乎也随着一件件一桩桩的事件,起起伏伏,无形中也有了更多牵连和羁绊。
这时候,君墨涵已经信了,信了绿衣的身份,在她讲述前事的时候,在她将自己的家人和孩子愿意暴露给他的时候;
也信了自己的身世,只是......
君墨涵派了亲信,将绿衣家因地龙翻身压断腿的孩子接来,请药香阁的大夫为其治腿,并允许绿衣留下陪着。
绿衣千恩万谢。
身边没了其他人,君墨涵闭眼沉思,消化着突如其来的劲爆消息,和之后的打算。
一个人沉默地坐了很久。
没人能对他现在的心情感同身受。
活了二十几年,突然得知自己的奉为父母的人,并不是自己的亲生父母。
一位,虽自小对他疏离冷清;却对他有抚养之恩,恩重如山。
一位,虽自小没将他放在眼里,小小年纪便扔进了军营,却也是他建功崛起的机会;可是,他却是他的杀父仇人。
任谁遇上这种事情,都不可能心如止水,没有波澜。
飞?轻轻敲门,送来京城最新的消息。
君墨涵闭着眼,听飞?小声汇报。
嘴角上弯,冷笑一声。
太子殿下真是等不住了呀。
竟然,搞了一出民间挖掘出了“天谴碑”,上边显出几个大字,“今上不仁,苍天震怒,百姓遭殃。”
一张大旗,扯的呼啦作响。
将要求皇帝君晟杰下罪己诏、并且退位的戏码,演的热火朝天。
朝堂之上,分成了几派。
有保皇派,支持皇帝君晟杰的。
只不过,随着民间和朝堂上的声音越来越烈,不仅将地龙翻身归结到今上不仁上,就连夏季百年不遇的大洪水也归结为此原因;
尤其是,当“天谴碑”出世后,保皇派的也开始动摇。
太子派是跳的最凶最热闹的,简直是千载难逢的机会啊。
只要逼迫皇帝陛下退位,最得益的,也是最名正言顺的继承皇位的,便是太子殿下啊。
况且,目前,当下,在京城的皇子,只有太子殿下啊,至于那位小婴儿,完全被忽略不计。
禹王这一派的官员,见缝插针,推波助澜,既要皇帝陛下下罪己诏亦可,退位亦可,但还要防着,不能推过了。
毕竟禹王殿下,还没回京,太子现在还是最理所应当、继承大统的储君。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