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72小说 > 我一绿茶绑定人夫系统?不合适吧 > 第180章 合纵大成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72小说网] https://www.72xs.info/最快更新!无广告!

    在楚国停留一阵子说服楚王后,苏秦又动身前往了其他国家。

    要说成六国同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六国常有摩擦,有些国家之间更是横亘着血海深仇。

    同盟抗秦没问题,但要跟那个有血海深仇的国家联合在一起却是他们无法忍受的。

    苏秦最后来到齐国,费了好一番工夫才总算说服了齐威王也答应了联盟一事。

    可他人才刚从宫里出来不久就收到消息,齐威王突然封了田文为孟尝君。

    他敏锐的察觉到了其中的变化,第一时间让人入宫查探情况。

    齐威王薨了。

    好在齐威王知道自己命不久矣,临死前留下遗书,让苏秦不必因为他的死而耽误大事,合纵抗秦一事势在必行,他当即刻动身准备主持合纵会盟大典。

    苏秦没有再在齐国耽误下去,很快离开。

    六国都已经被说服,他开始准备起大典来。

    可就在他写文书准备盟约文本之时,燕国却突然传来噩耗,燕公病逝了。

    苏秦还在忧心燕国的事就又收到了魏王也病逝的消息,魏国借口国丧推迟会盟。

    这让孟尝君气愤不已,魏惠王在位51年,比齐威王长了十多年,齐威王病逝尚且让苏秦不要耽误大事,魏国却以喜丧为由推迟大典,让他如何向齐国朝野解释?

    六国同盟不是小事,岂能说变就变?

    苏秦和他商议一番,朝各国发出国书,阐明其中利害。

    无论如何大典也要进行,他亲自动身前往魏国,可还在路上却又收到了楚国和赵国的紧急国书。

    苏秦忙成了陀螺,可他不敢停下来,仍匆忙赶去大梁劝说魏国太子。

    他知道,稍有差池六国同盟一事都将宣告失败,三个国君的接连病逝让本就还没稳固的同盟顷刻间变得岌岌可危。

    这不止关乎六国,还关乎他的功业。

    可以说这是苏秦一生功业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若是他不能解决好此次危机,所有辛劳筹谋都将如东流之水。

    若能力挽狂澜促成合纵,他便能建立自己的不朽功业。

    事情发展到这秦胜是真的为苏秦捏了一把冷汗。

    前面都还算顺利,苏秦说服各国加入同盟虽有波折,但一切都在朝着好的方向发展,和他的预期没有发生太大偏差。

    就算有也在可控范围之内。

    明明都成功了,就差一个会盟大典就能宣告合纵之事达成,虽然并不稳固。

    谁知道事情到了这一步反而开始急转直下。

    三国国君的病逝让局势变得捉摸不透起来。

    魏国虽说是推迟合纵大典,但推迟就已经是生了变故,若真让他推迟下去谁知道这会盟还能不能顺利达成?

    这个时代的名士把功业和名誉看的比自己的命还重要,苏秦一生奔波都在为此,怎么可能甘心自己好不容易促成的局面付诸东流?

    不只秦胜,秦淮书也微微蹙起眉来。

    若苏秦没有促成同盟史书上对他的描述可能也就一笔带过了。

    可写了这么多,苏秦无疑是成功了的。

    在这样的局势下秦国又要如何对抗?

    张仪的连横之计究竟是什么?

    若他是张仪,他又要如何处理?

    现如今的局势对于秦国来说完全可以说一句生死存亡之际。

    若是六国大举出兵,其中还包含了好几个老牌王国,秦国在这样的局势下只会被逼的不断后缩,最终的结局一定是灭国。

    可是六国之间并非铁板一块,这个联盟脆弱得不堪一击。

    秦淮书思索片刻,脑子里出现一个词,分化。

    若能说动一国退出同盟,不管是威逼还是利诱,这个本就不牢固的合纵之势几乎顷刻瓦解。

    张仪会如何做秦淮书不清楚,但是秦国一直以来都刚正尚武,又是这样的紧要关头,除了张仪四处游走外,秦国肯定也是要打仗的。

    威胁一国退出同盟与秦国交好,然后攻打其他国家。

    随意出兵打仗在大顺很难,但是在这个战火纷飞的时代却不是难事。

    秦国看似危机重重,实则大有生机。

    好在苏秦到了大梁后很快说动了魏国太子,稳固了魏国局势。

    稳固下来后他又马不停蹄的赶往赵国和楚国,一刻也不敢停歇,总算是将合纵之势彻底稳固。

    修整一番后苏秦甚至没有多留又马不停蹄带着人回去主持会盟。

    公元前333年的深秋,六国国君如约齐聚虎牢关,举行了隆重的合纵会盟大典。

    祭天地,告先祖,视秦国为唯一仇敌,六国将同心抗秦,各出大军组成盟军。

    自盟约开始,断绝与秦国的一切商业邦交往来。

    六国若是派人来商量合纵事宜,其他国家不得拒绝。

    而促成了此次合纵大典的苏秦封六国丞相,总揽大局,一时之间,风光无两。

    除了苏秦总揽大局外,各国国君还指派特使协助苏秦,信陵君,孟尝君,平原君,春申君。

    这四位便是历史上赫赫有名……也不算特别有名的战国四公子了。

    随后各国定下联兵军马共51万。

    自此,合纵之势大成,端看秦国要如何面对六国的51万大军了。

    苏秦手里拿着金印,心情却平静得出奇。

    他想到了张仪,张仪究竟是还在为母亲守孝,还是已经去了秦国。

    若是去了秦国,面对如此局势,他又要如何破解?

    楚易安说到这停了下来,端起秦淮书递过来的茶喝了一口。

    今天晚上的这部分内容真给她写爽了。

    秦国的一统没有那么容易,在各国都人才辈出的时代,一个人对整个战国局势的影响实在是太大了。

    当初苏秦去到秦国的时候嬴驷又如何能想得到他有这样的大才,还能促成如今这样的形势?

    知道的时候苏秦已经说服了两国合纵抗秦,再想将他拉到秦国也晚了。

    秦胜停下了手中的笔,眉头也紧紧的拧在一起。

    身为武将秦胜可太清楚如今的秦国已经被逼到了哪一步,若是那张仪不能解决此次危机,秦国真有亡国危机。

    可同时六国那薄得像窗户纸一样的同盟又实在让人对他们没什么信心。

    秦胜只想知道张仪究竟要如何应对?

    他感觉心像是被一根看不见的细线勒成了好几半。

    大顺的历史上虽然也有过好几次亡国危机,可没有哪一次是如同秦国这样被这么多国家联合攻打的。

    若这样的联合对着大顺来一次,大顺还能在吗?

    可这样了秦国还能一统……秦胜对后面的故事越来越好奇了,同时也很想知道秦国究竟要历经几代君王才能实现一统。

    后边又还要发生多少次合纵抗秦之事。喜欢我一绿茶绑定人夫系统?不合适吧请大家收藏: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