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72小说 > 科举文抄公的快乐你想象不到 > 第68章 童生稳了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72小说网] https://www.72xs.info/最快更新!无广告!

    第二次进入县衙的时候,几人心态倒是平和很多。

    他们三人都是第一次参加府试,谈恒和邓和虽然参加过一次童生试。

    但是以往都没有过第二轮,所以也不知道府试的具体流程,而周夫子也只是简单讲了一些考试范围。

    所以三人还是有些拘谨的。

    不过有张印活跃气氛,谈恒和邓和倒不是过于紧张。

    这次府试参加的只有十六人,还是上次那个招待室,屋子里一下空了很多,王清晨还有些不太适应。

    “我的眼光真好,我就知道你能行”张印又开始了夸夸其谈。

    王清晨倒不是厌烦,只是觉得他的性格和这个时代的书生有些格格不入。

    要是放在前世还差不多,社交NB症嘛,也不是多罕见。

    “天王盖地虎”王清晨试着对暗号。

    “啊?”

    这表情不像是假的,是他多心了。

    “天王盖地虎?此言出自何处?我怎没有听过?”

    张印磋磨道,还在品味这是不是首残诗。

    “无意间从听说书人那听来的”王清晨不愿多说。

    府试和县试大有不同,最大的不同就是衙役每次只带走了一人。

    “你说我要不要花钱往前边排排,别又整到下午”张印小声说道。

    “随意,我看他们也不想太过靠前”王清晨示意屋子里的众人。

    府试和县试的考题有很大区别,上次主要掌握对经义的背诵,这次主要考对经义的理解。

    背诵只需要死记硬背,但是理解就完全不是一回事了,理解偏差,含义就千差万别。

    而现在的四书五经还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注本,前世注本众多。

    论语中比较经典的就有三国何晏《论语集解》、南朝皇侃《论语义疏》、

    北宋邢?m《论语注疏》、南宋朱熹《论语集注》、清刘宝楠《论语正义》等。

    其中流传最广的要数朱熹的《论语集注》。

    所以理解偏差也是很要命的。

    而且答题还要看考官的喜好如何,这些周夫子也有讲解。

    王清晨前世没有系统学过四书五经,都是上学时节选,所以现在也算是从头开始。

    得益于恐怖的记忆力,学起来还算轻松。

    而周夫子既然能够考中秀才,说明其关于四书五经的理解是没有什么大的偏差的。

    不出意外的话,这次他肯定榜上有名。

    随着被叫走的人越来越多,但是回来的却没有一个。

    “这是考完就可以走?”

    “对啊!你不知道?”张印一脸诧异。

    “你怎么知道这么多?”

    “我爷爷告诉我的”

    “还有什么?详细说说”

    “知道为什么每次都叫走一人吗?”

    “有什么说法?”

    “这府试和县试不同,府试先由县尊考教,然后再由学政考教,也就是说要经过两轮考教。

    然后县尊和学政会分别打分定榜”

    这样做也是为了公平起见,王清晨理解,却是没有想到。

    “还有吗?”

    “据说县令和学政不怎么对付,好像是因为这几年襄阳县在科举上都没什么斩获,

    所以县令看学政很不爽”张印一副八卦之魂燃烧的样子。

    “没有斩获?什么意思?”

    “就是,自科举创办以来,咱们襄阳县就没有一位学子考中进士,

    更别说前三甲了,所以董县令才看学政不爽”张印神秘兮兮。

    “县令姓董?”

    “这你都不知道?县令名董温,字伯海,扬州人”

    “你怎么知道这么多?”

    “呵呵,一点点,一点点”好像暴露了什么,张印收敛两分。

    “老实说,你是不是县令的私生子?”王清晨小声问道。

    “怎敢胡说?”张印瞬间跳脚。

    “家姐是县令小妾,嘘,可别外传”随即他小声解释道。

    裙带关系?

    王清晨无语了,搞了半天竟然还是位关系户。

    “我爷爷自认是书香门第,所以对家姐做妾意见很大,

    故而对县令不喜,我也很少见到他,关系其实没有你想的那么近”张印极小声补充道。

    他独自跟着爷爷念书,也没有什么朋友,现在和王清晨志趣相投,他不想因为这些改变王清晨对其看法。

    “我知道了”

    王清晨还是很感动的,至少这家伙坦诚相待,是个值得深交的。

    随着时间的推移,两人也没了谈话的兴致,毕竟场中已经没剩几个人了。

    最先被叫走的还是王清晨,依然还是那个书房。

    “是你啊?这次可有信心?”董县令还是挺有个性的。

    “县尊大人一试便知”王清晨调皮了一下。

    “有信心便好,我且问你,子曰:‘《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何意?”

    “圣人说说:‘《关雎》这首诗快乐而不放荡,悲哀而不悲伤。”

    “子曰:“道其不行矣夫!何意?”

    “圣人说:‘中庸之道恐怕不能在天下实行了啊!”

    ……

    董县令好像又找到了对线的乐趣,所以问的比较多也比较深入。

    直到告一段落,董县令才停下来,继续问道。

    “有没有意愿入县学学习?”

    “啊?”王清晨有些错愕,他没想到董县令竟然会这么提问。

    无疑,县学的师资是极好的,比如青山学堂甚至没有学习六艺的条件。

    而县学就不一样了,不仅夫子多,而且各方面条件都不错。

    “多谢县令大人厚爱,只是学生刚刚拜在周夫子门下,一切还需周夫子做主”王清晨还是婉拒了。

    “无妨,你先退下吧,此事我会与其细说分明”

    董县令在他身上看到了政绩,所以是志在必得的。

    王清晨心中不知何种滋味,却也不好多加分辩,躬身行礼后退。

    随即,董温便在手头的册子上批示了什么。

    “公子,想必发挥不错”

    那衙役笑着说道,一次加时是偶然,两次就是必然了。

    “尚可,这次又要麻烦衙役大哥了,不知今天学政大人可好相处?”

    看出衙役的亲近之意,王清晨随口问道。

    “学政大人还是很好说话的,公子放心就是”

    能来这里赚取外快的衙役,自然是个机灵的,知道县令对眼前的公子十分喜爱,所以卖个顺水人情也好。

    学政是个须发皆白的老头,不过精神不错,王清晨进去的时候正在看书,像他印象中的老学究。

    “来了?汝唤何名?”

    “学生王清晨,目前在青山学堂进学,见过学政大人”

    “小小年纪能走到这一步,倒是天资不俗”

    “我且问你……”

    又是长时间的问话,甚至比县令用时更长,提问更细,范围更广。

    最后其坐直身体,双眼放光,好像发现了一块未经雕琢的璞玉一般。

    “可愿到县学进学,本学政可以亲自教你”

    这么多年,襄阳县于科举一途颗粒无收,如今遇到这么个好苗子,他可谓是望眼欲穿。

    以这孩子的天资,教出来至少也得是个进士,届时看那董县令还整日拿话挤兑他。

    “啊?”

    王清晨下巴都快掉在地上,感觉自己今天好像成了香饽饽。

    “多谢学政大人厚爱,只是学生刚刚拜在周夫子门下,一切还需周夫子做主”

    他想了想还是将刚才的话又重新说了一遍。

    “无妨,周青山那小子也是老夫的弟子,也就是一句话的事,你且放心”

    学政显然底气十足,他有这个资格。

    “额……”

    这怎么回?在线等,挺急的。喜欢科举文抄公的快乐你想象不到请大家收藏: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