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72小说 > 1972,红旗招展的青春年代 > 第189章 受点挫折也好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72小说网] https://www.72xs.info/最快更新!无广告!

    张宏城再次遇到袁副科长,是在协调会分发午餐的棚子前。

    午餐是主办单位免费提供的,凭入场券领取,每人两到三个馒头和一碗稀饭,旁边盆子里的咸菜不限量。

    这要是放在后世,稍微有点级别的干部,估计早就去了下头安排好的酒店包厢。

    可这个年月却很实在。

    拎着手提包的大小厂长、干部,都拿着馒头和稀饭蹲在墙角一字排开。

    咸菜疙瘩嚼得喷香。

    那些想谈业务的单位代表端着碗凑上来,简单几句话就能聊个明白。

    没错,吃饭的墙角这一块就是协调会正式的商谈场合。

    老袁手里半块咸菜疙瘩一直没吃完,因为有位老同志一直缠着他。

    沪上钢铁厂这回来协调会也是被分配的任务的。

    张宏城听他说过,钢铁厂为此准备新增一批劳保用品和后勤福利物资。

    这位来自萧县某罐头厂的老厂长,就是想让袁副科长从他们厂里订一批罐头。

    这年月罐头厂怎么会缺计划?

    张宏城也觉得稀奇。

    老厂长缠了袁副科长半天,结果袁副科长死活不肯松口。

    正好一群人围着两个男人从旁边走过,老厂长在看到那两人后眼睛一亮,立即抛下袁副科长也围了上去。

    “袁哥,罐头厂怎么也缺计划?不会吧!”

    袁副科长嘿嘿一笑。

    “他们自然是不缺计划的,可他们缺原材料啊。”

    老袁反正没事,便拉着张宏城扯起了这家厂子的八卦。

    飞来峰罐头厂。

    小集体企业。

    别看人家厂长老,但实际成立时间只有三年。

    “他们厂里的那套罐头设备,是当年北边援助的二手货,早该淘汰了。”

    “可是人家地方上舍不得,便把这套设备拿出来修了修办了个小集体。”

    “这个他们生产的飞来峰水果罐头吧,有点一言难尽。”

    “首先他们的这个瓶盖超级难打开。”

    “其次嘛,嘿嘿。”

    “人家本地有两家水果罐头厂,一个国营一个小集体。”

    “这年头好的水果本来就不多,好的都优先供应国营厂了,飞来峰分到的都是些歪瓜裂枣。”

    “所以这家厂子的罐头,那味道,哎......。”

    老袁吃完最后一一口馒头,拍了拍手。

    “如今他们县里把那些水果宁愿送去门市部贱卖,收益也比给飞来峰要强一些。”

    “他们厂里现在就负责给国营厂提供罐头瓶子和盖子。”

    “我听人说再过几个月就要改厂名了。”

    张宏城眼珠子转了转,拿出小本马上记了一笔。

    “诶,对了,刚才过去那两位是哪个单位的?”

    他又多问了一嘴。

    “怎么瞧着比袁哥你们钢铁厂还吃香?”

    袁副科长笑了。

    “他们能不吃香么?”

    “人家是造船厂的,手缝里随便漏一点就够大家吃的了。”

    袁副科长说的随便“漏一点”还真就是字面意义上的漏一点。

    在场的绝大部分进沪单位,其实根本不缺计划。

    在七十年代物资匮乏的时期,产能过剩是不可能的。

    这些单位无非是想获得一个产品入沪的机会。

    他们产品供给的单位规格越高,日后他们从地方获得的补贴和扶助也越多。

    哪怕是沪上单位只定了少部分的产品。

    产品进京,产品入沪,这都是妥妥的政绩。

    张宏城在会后给李部长打了个电话。

    他想代表兵团扶助一两个单位,也就采购点食堂用的辣椒酱什么的。

    这回李部长问得很详细,可张宏城信誓旦旦地表示自己真的只是弄一点辣椒酱回来。

    当然如果味道还不错的话,他会考虑申请以招待所食堂的名义对外出售。

    “你小子确定要在沪上卖辣椒酱?”

    李部长觉得这小子这回怕不是得意上头了。

    虽然他没有直接的证据,但他觉得八成张宏城是想打这个辣椒酱的主意。

    销售上的手续问题不大,让兵团酱料厂给驻沪招待所开个介绍信就行。

    但在江浙一带卖辣椒酱,李部长怎么想都觉得张宏城这回肯定会碰钉子。

    也好!

    有时候一点挫折,对人的成长也是有益处的。

    “呵呵,酱料厂的介绍信,我让小赵给你去办,我等你的好消息。”

    老头儿话里有点阴阳怪气。

    张宏城挂掉电话撇撇嘴。

    那咱们走着瞧。

    ……

    协调会结束没两天,一个小道消息传遍了采购的圈子。

    巨无霸的造船厂果然有巨无霸的底气,这回一口气帮扶了五个外地单位。

    举办单位为了避免其他的单位尴尬,所以没有写明各单位实际帮扶的总额是多少,而是按照帮扶外地单位的数目进行排列。

    造船厂位列第一。

    可排列表上的第二名却有些出人意料。

    竟然是一家招待所。

    还是一家外地单位驻沪的机构!

    黑省建设兵团驻沪招待所,竟然也帮扶了四家外地单位。

    一开始大家觉得有些可乐。

    没人在意。

    都觉得可能这家招待所缺的东西有点多,所以零散的定了几样,而外地的这几家单位只是不好却面子,才答应下来。

    造船厂的采购部门也是这样想的,甚至还经常拿排在第二的招待所在圈子里开玩笑。

    消息传到张宏城的耳朵里,他压根不在意。

    反而偷偷关注着这件事的李部长在得到这个消息后,面色不善的偷偷骂了几句造船厂,也摇摇头收回了一直盯在沪上的目光。

    张宏城一开始确实没有订多少东西。

    衢城红江辣酱厂。

    这家单位来沪推广他们厂的辣酱,遭遇了全场冷遇。

    就如同李部长判断张宏城搞辣酱会失败的理由一样。

    沪上地区的民众对辣酱这种东西是没有爱的。

    好在有个招待所的所长在他们这里订了几大罐,算是给厂里挽回了一点颜面。

    其实他们也有点奇怪,湘省赣省驻沪招待所没有理会他们的辣椒,竟然是东北来的同志帮了他们一个小忙。

    心里莫名有点小感动。

    与衢城红江辣酱厂有同样感受的,还有来自临苏的红星榨油厂。

    同样作为一家小集体经济企业,他们特意为沪上地区开发的新产品食用油也遭到了冷遇。

    被人最后无视,不是他们的产品质量不好,而是因为他们的产品质量太好了。

    好几名技术员奋斗了好几年,弄出来的油品质量顶呱呱。

    介于普通人家用油和高档食品油之间的中档区域。

    只是这成本也高的吓人。

    光是上头批准划拨的价格,就让所有的单位望之却步。

    而类似东方涉外、和平饭店这种高档接待单位,需要高档食用油的又看不上这种中档次的。

    产品定位彻底失败。

    好不容易弄出来的一批油,也就某个招待所实在是看不过眼,堪堪订了几十斤。

    还是这一家招待所,同时还从一家豆豉厂订了一批豆豉。

    飞来峰罐头厂的老厂长,一脸疑惑的看着眼前张宏城委托他加工的东西。

    烧沸的食用油+豆豉+辣酱,这玩意能好吃?

    小张所长给的这批标签也挺有意思的。

    “黑省建设兵团大酱厂的老大姐辣椒酱!”

    老厂长偷偷尝了一口。

    嗯!

    这味道怎么有点上头呢?

    ......

    某家外贸单位的招待会正在张宏城的地盘上紧张布场。

    他们没有发现本来该在大厅里的某个展示柜,悄无声息的出现在了餐厅的角落里。

    虽然暂时展示柜里还空无一物......。喜欢1972,红旗招展的青春年代请大家收藏: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