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72小说 > 开局:从揍朱元璋开始 > 第131章 一路碾压,逼近凛风城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72小说网] https://www.72xs.info/最快更新!无广告!

    在哈剌和林城的广场上,李文忠的声音坚定而有力,他的话语如同战鼓,激励着每一位明军将士。

    士兵们迅速行动起来,一部分人开始清理战场,将战死的敌军尸体集中掩埋,避免疫病的爆发;

    另一部分人则挨家挨户地安抚百姓,发放食物和药品,让饱受战火摧残的百姓感受到大明军队的关怀。

    城中的秩序逐渐恢复,百姓们看着这些纪律严明的明军,心中的恐惧渐渐消散,取而代之的是对未来生活的一丝希望。

    然而,李文忠并没有被眼前的胜利冲昏头脑。

    他深知,金帐汗国的国都才是这场战争的核心所在,那里必定集结了汗国最精锐的部队和最坚固的防御。

    为了确保接下来的战斗能够顺利进行,他一方面安排士兵们抓紧时间休息和整顿,另一方面则对城中的物资进行了详细的清点和调配。

    同时,他还派遣了更多的侦察兵,深入金帐汗国的腹地,收集关于国都的情报。

    包括敌军的兵力部署、防御工事、粮草储备以及周边的地形地貌等。

    两天的时间转瞬即逝,明军在哈剌和林城得到了充分的休整和补充。

    李文忠再次站在点将台上,望着台下整齐列队的士兵们,“将士们,我们已经取得了一系列的胜利,但真正的挑战还在前方。

    金帐汗国的国都就在眼前,那里是我们最终的目标。

    我们要让大明的旗帜在那里高高飘扬,让天下人都知道,大明的军队是不可战胜的!”

    士兵们齐声高呼:“必胜!必胜!”声音响彻云霄,士气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明军再次踏上了征程,向着金帐汗国的国都进发。

    一路上,塞北的寒风如刀刃般刮过,裹挟着漫天的黄沙,天地间一片昏黄。

    远处的山峦在风沙中若隐若现,像是沉默的卫士,见证着这场战争的残酷与壮烈。

    行至一片广袤的荒原,这里地势平坦,荒草丛生,几处破败的营帐在风中摇摇欲坠,诉说着往昔的动荡。

    李文忠眉头微皱,心中涌起一股不安。他深知,此地一马平川,无险可守,极易成为敌军的伏击之地。

    于是,他果断下令军队呈菱形阵型前行,前锋派出坦克部队,两翼和后卫由步兵与装甲车协同掩护。

    同时加大侦察范围,确保周边安全。

    不出所料,当明军行进至荒原中央时,远方突然传来沉闷的马蹄声,犹如滚滚闷雷,由远及近。

    片刻之后,只见天边扬起一片遮天蔽日的尘土,金帐汗国的一万五千精锐骑兵如黑色的洪流般汹涌而来。

    他们身着黑色皮甲,在阳光下闪烁着冰冷的光泽,手中的长枪和弯刀寒光凛冽,胯下的战马嘶鸣着,气势汹汹。

    李文忠神色冷峻,迅速做出部署。他站在一辆坦克之上,手持令旗,高声喊道:

    “将士们,敌军来袭!保持阵型,不可慌乱!”随着他的命令,明军迅速行动起来。

    坦克部队缓缓向前推进,巨大的炮口对准敌军,发出低沉的轰鸣,仿佛在向敌人宣告着威严。

    装甲车则如灵活的猎豹,分散在坦克两侧,车上的重机枪严阵以待。

    步兵们紧紧握住手中的盾牌和长枪,盾牌相抵,组成一道坚固的防线,枪尖如林,直指前方。

    当敌军骑兵距离明军只有百步之遥时,李文忠猛地挥动令旗,大喝一声:“开炮!”

    瞬间,坦克的炮口火光冲天,一枚枚炮弹如流星般划过天际,带着巨大的冲击力,呼啸着砸向敌群。

    炮弹在敌阵中炸开,掀起一片血肉横飞的景象,战马的嘶鸣声、士兵的惨叫声交织在一起,响彻荒原。

    敌军的前排骑兵纷纷被炸倒,人仰马翻,后面的骑兵被这突如其来的攻击打得措手不及,阵型顿时大乱。

    然而,金帐汗国的骑兵不愧是久经沙场的精锐之师。

    他们在短暂的慌乱后,迅速调整,分成多个小队,从不同方向向明军发起冲锋,试图突破明军的防线。

    面对敌军骑兵分成小队的疯狂冲锋,李文忠目光如炬,屹立在坦克之上,如山岳般沉稳,冷静地审视着战场局势。

    他深知敌军骑兵机动性强,擅长游击穿插,一旦防线被突破,明军必将陷入混乱。

    于是,他果断下令:“装甲车,集中火力扫射敌军侧翼小队,打乱他们的冲锋节奏!

    步兵稳住防线,听我号令,准备射击!”

    装甲车的重机枪瞬间喷吐出炽热的火舌,密集的子弹交织成一张死亡之网,朝着敌军侧翼小队疯狂扫射。

    冲在最前面的敌军骑兵纷纷被击中,像断了线的风筝般从马背上坠落。

    身后的骑兵见状,不但没有退缩,反而更加疯狂地挥舞着长刀,高声呼喊,催马加速,妄图冲破这道火力封锁线。

    在正面战场上,坦克持续发威,炮弹不断在敌群中爆炸,炸出一个个巨大的弹坑。

    但敌军骑兵凭借着精湛的骑术,巧妙地躲避着炮弹的攻击,不断逼近明军防线。

    随着敌军越来越近,步兵们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他们的手心已满是汗水。

    可眼神中却透露出坚定与无畏,手中紧紧握着AK步枪,枪身的金属光泽在阳光下闪烁。

    “稳住!稳住!听我口令!”明军的一名校尉在阵前大声呼喊,声音因紧张和用力而变得沙哑。

    他紧紧盯着越来越近的敌军,当敌军距离防线只有三十步时,校尉猛地大喝一声:“开火!”

    刹那间,AK步枪齐鸣,无数子弹如暴雨般飞向敌军。

    敌军骑兵纷纷举起盾牌抵挡,可仍有不少人中弹落马,战马也被射中,嘶鸣着在地上翻滚,阻挡了后面骑兵的前进道路。

    然而,敌军骑兵并未就此退缩。他们迅速调整阵型,将受伤的同伴和马匹拖到一旁,继续发起冲锋。

    转眼间,敌军骑兵已经冲到了明军防线前,双方展开了激烈的近身搏斗。

    喊杀声、兵器碰撞声、战马嘶鸣声交织在一起,震耳欲聋。

    明军步兵们凭借着灵活的战术,用AK步枪奋力反击敌军。

    他们紧密配合,组成一道火力严密的防线,让敌军骑兵难以突破。

    一名年轻的明军士兵,在与敌军的搏斗中,手臂被敌军的弯刀划伤,鲜血直流,但他却丝毫没有退缩,反而更加勇猛。

    他怒吼着,用AK步枪的枪托砸向一名敌军骑兵,将其砸落马下,随后迅速转身,举枪击毙另一名敌军。

    在激烈的战斗中,李文忠发现敌军的一支精锐小队正试图绕到明军防线的后方,对明军进行偷袭。

    他立刻命令一支由五百名步兵组成的预备队,迅速回防,拦截敌军的偷袭小队。

    这支预备队如同一把利刃,迅速插入敌军的偷袭路线。

    他们手持AK步枪,与敌军展开了殊死搏斗,枪口不断喷吐着火舌。

    战场上,一名明军士兵被敌军的长枪刺中,但他在倒下的瞬间,仍用尽最后一丝力气,扣动AK步枪的扳机,将敌军击毙。

    这样的场景不断在战场上上演,双方士兵都拼尽了全力,为了各自的荣誉和使命而战。

    随着战斗的持续进行,金帐汗国的骑兵逐渐陷入了困境。

    他们的冲锋一次次被明军击退,士兵们的伤亡越来越大,士气也开始低落。

    而明军这边,虽然也有不少伤亡,但在李文忠的指挥下,他们始终保持着紧密的阵型和高昂的斗志。

    李文忠看到敌军的士气已经开始动摇,知道发起总攻的时机已经成熟。

    他高高举起令旗,大声喊道:“将士们,敌军已经疲惫不堪,是时候发起总攻了!冲啊!为了大明的荣耀!”

    随着李文忠的命令,明军的坦克、装甲车和步兵一齐向前推进。

    坦克的炮口继续喷吐着火舌,对敌军进行最后的火力压制;

    装甲车则如疾风般穿梭在战场上,用重机枪清扫着残余的敌军;

    步兵们则呐喊着,端着AK步枪,向着敌军发起了最后的冲锋。

    在明军的猛烈攻击下,金帐汗国的骑兵终于彻底崩溃。他们纷纷转身逃窜,不再有之前的勇猛和气势。

    李文忠下令军队乘胜追击,务必将敌军全部歼灭。

    明军士兵们如猛虎下山般,奋勇追击敌军,将敌军打得落花流水。

    这场荒原之战,明军大获全胜。战场上,敌军的尸体和散落的兵器、盔甲随处可见,鲜血染红了这片荒芜的土地。

    经过一番清理战场,收集战利品后,明军继续踏上了征程。

    他们向着金帐汗国的国都前进,虽然前方还有未知的挑战,但经历了这场大战的洗礼,明军将士们的士气更加高涨。

    一路上,广袤的草原渐渐被起伏的丘陵所取代,地势愈发复杂。

    远处,几座高耸的山峰在日光下闪耀着冷峻的光芒,仿佛在提醒着明军,前路依旧充满挑战。

    行至一处山谷,两侧山峰陡峭,怪石嶙峋,一条狭窄的道路蜿蜒其中。

    李文忠深知此地易守难攻,稍有不慎便可能陷入困境。

    他当即下令军队放缓行军速度,加强侦察力度,同时命令坦克部队在前开路,步兵和装甲车紧随其后,保持紧密阵型。

    当明军深入山谷,四周静谧得有些诡异,只有行军的脚步声和装备的碰撞声。

    突然,一阵尖锐的哨声划破长空,紧接着,山谷两侧的山壁上涌出大量敌军。

    他们居高临下,纷纷向明军投掷巨石和利箭。一时间,巨石滚落,箭矢如雨,山谷中一片混乱。

    李文忠迅速做出反应,他站在坦克上,大声指挥:“坦克,向两侧山壁开炮,压制敌军火力!装甲车,掩护步兵寻找掩体!”

    坦克炮口怒吼,一枚枚炮弹精准地砸向敌军所在位置,炸得山石飞溅,敌军惨叫连连。

    装甲车则灵活地移动,用车身为步兵遮挡攻击,步兵们迅速寻找巨石和山壁的凹陷处躲避。

    在激烈的交火中,一名年轻的明军士兵被流矢射中腿部。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