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72小说 > 文娱:我为国家赚外汇 > 第21章 后事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72小说网] https://www.72xs.info/最快更新!无广告!

    华夏海军陆战队之歌

    祖国的海军

    将每一滴热血流进祖国的大海里

    总政文工团新歌

    海棠血泪

    阎解旷没有想到,不只是军报,就连其他的报纸也报道了,同时,电台也在播报着两首歌。

    录音机早就已经上市,不过国内现在有的家庭还是很少,因此,大家听歌的主要途径主要靠单位的宣传部门。

    比如工厂休息时间播放歌曲,以及有条件的生产大队。

    军队里宣传的主要是《华夏海军陆战队之歌》,工厂和生产大队喜欢播放的是《梦驼铃》。

    在这个流行音乐还没有流行的年代,还别说,《梦驼铃》一下子就收获了大家的喜爱。

    演唱《梦驼铃》的孟贵兵也一跃成为当红歌星。

    阎解旷作为两首歌的创作人,其实人气并不大,对此,阎解旷也早有预见,幕后人员都是如此。

    不过虽然阎解旷的名字在听众耳中不显眼,但是在音乐圈子却有了一定的名气。

    距离首都比较近的几个音乐单位,都知道了总文工团创作了两首经典歌曲。

    ……

    阎解旷这边还在各个海岛上慰问演出,而在首都的时团长电话接到手软。

    虽然电话多,但是时团长表示,这样的机会多来点。

    “喂,你说什么?《海军陆战队之歌》和《梦驼铃》?是是是,这是我们文工团创作的,是我们文工团的小同志,想要借人去交流?

    不行不行,不是我不愿意,而是阎解旷小同志跟着我们魏政委去海岛驻训部队交流去了……”

    “老王,哈哈哈,不用羡慕我们团,你们音乐团也是人才济济,小阎同志还需要多跟着你们这些前辈多学习……”

    ……

    时团长最后挂断电话的时候脸上的笑容还是非常灿烂,因为他们团又一次在兄弟单位前露脸了。

    以前的老朋友纷纷打电话来打探消息。

    确认了阎解旷真的有才之后,纷纷打着交流的旗号想要挖人。

    比如津门音乐团团长、《歌唱祖国》创作人王团长,他们两个单位距离非常近,且都是有大佬坐镇的音乐团。

    虽然性质和单位内容不一样,但是谁让津门音乐团这些年实在是太过耀眼了呢。

    从《歌唱祖国》一出来,瞬间就红遍全国,尤其是还得到了主任的夸赞和推荐。

    在众多的歌曲中,能得到这一殊荣的也就只有国歌能胜出了。

    除了王团长打了电话,音乐家协会也来电了。

    说起来,他们文工团创作部大多都是音乐家协会的人。

    想到协会主席、《抗日军政大学校歌》吕主席来电,时团长也在考虑接下来几年考察一下阎解旷,接着让阎解旷能加入协会。

    另外来电的还有几个好友。

    “也不知道去海岛慰问的团队怎么样了?等小阎同志回来,一定要和魏政委商量一下后续小阎同志的发展问题。”时团长心想。

    接完老友的电话,时团长接着打给了各个地方的文工团,要求下面的队伍一定要会唱《海军陆战队之歌》。

    这一首歌是强制要求全军会唱的,尤其是海防的部队。

    作为总政,统管着全国各个大大小小的文工团,不是个地方优秀人才,还真的不一定能进来。

    军报以及电台的宣传,阎解旷创作的两首歌,随着这时间的推移慢慢宣传推广开来。

    军队里面喜欢唱的是《海军陆战队之歌》,而地方上则是喜欢《梦驼铃》。

    这个年代大多数歌曲都是红歌,流行歌根本没有。

    就连国外的流行歌都还没有起来呢,更别说内地了。

    因此,《梦驼铃》一出来,瞬间赢得了广大听众的喜欢,这首歌也成为了工厂,学校最喜欢播放的歌曲。

    1967年十月。

    南方天气还是有些炎热,但是北方几乎已经全面降温了。

    四九城。

    红星小学。

    冉秋叶打扫完落叶,走进教师办公室,看了一下时间,还剩十分钟就要下课了。

    自从运动越演越热,冉秋叶被学校通知不能再进行授课。

    不过因为她登报和家里面断绝了关系,因此倒是没有被开除出学校。

    不再上课之后,冉秋叶被学校安排做杂活,打扫卫生,学校食堂帮厨以及管理教具等等。

    这些活都是她干的。

    虽然最开始非常不适应,但是慢慢的也就习惯了,比起下乡的父母,她的情况好了许多,还能拿到最低一级的工资,能帮衬一下家里。

    所以,对比其他来说,冉秋叶现在对自己的工作很满意。

    生活方面,傻柱对她也很好,除了偶尔要提防秦淮茹之外,其他的都还好。

    因为答应要给聋老太太养老,且不介意照顾易中海晚年,所以这两家不会给他们两口子添堵,同时还会帮着他提防秦淮茹。

    “冉老师,有新的磁带。”

    冉秋叶的思绪给打断,看着同事李老师递过来的磁带好奇问道:“唱片厂重新出唱片了?”

    “是,有两首新歌,这磁带可是我好不容易抢到的,我还在报纸上看到那两首新歌的宣传了呢。

    我最喜欢的就是那首《梦驼铃》,海棠血泪,说实话,虽然我是老师,但是还真正的不一定早知道“秋叶海棠”的故事。

    以前关于海棠,只知道主任很喜欢,谁能想到这背后还有那么多的血泪史的。”李老师感慨说道。

    冉秋叶接过磁带,看了一眼上面的歌曲。

    一共十首歌,两首新歌排在最前面。

    当冉秋叶看到作词作曲那熟悉的名字的时候愣了一下,说道:“阎解旷?”

    “是阎解旷,和我以前带的一个学生的名字一样,说起来冉老师你应该知道,就是语文老师阎埠贵家的小儿子。”李老师说道。

    “也许还真的是他。”冉秋叶小声说道,但是想想又觉得不太可能,因为阎解旷才学音乐两年,而且阎解旷的年龄太小了。

    “你说什么?”李老师问道。

    “没,没什么,我听听看。”冉秋叶微微摇头,还不确定的事情,她不会多说。

    接着,冉秋叶把磁带放进录音机里面。

    很快,两首歌曲播放完毕,冉秋叶心中有些惆怅,在听《梦驼铃》的时候,思绪完全跟着歌词回到了最北方。

    耳边也隐约听到了远方的驼铃声,仿佛看到了长城,草原,沙漠……

    “冉老师,你觉得怎么样?”李老师高兴的问道,在新华书店听到歌曲的时候,他就一直想着找人分享。

    他希望自己喜欢的歌曲也能得到别人的喜欢,得到更多人的认同。

    “这两首歌写得太好了,我也很喜欢《梦驼铃》,只是听着听着,总感觉有流泪的冲动。”冉秋叶说道。

    “冉老师,你知道这首歌背后的故事?”李老师有些惊讶的问道,要知道在这个信息不发达的年代,别说完整的秋叶海棠地图了,就连外蒙在哪,想必很多人都不清楚。

    他们这些老师虽然知道世界地图,但是却没有联想到“秋叶海棠”。

    听到李老师的问话,冉秋叶灵光一闪,想到以前阎解旷来她家学音乐的时候盯着世界地图看了许久。

    那时候阎解旷好像还跟她说过,华夏和外蒙以及那些失去的领土,样子和海棠叶非常像。

    想到这,冉秋叶着急想要知道答案,心想:“这两首歌会是学生阎解旷创作的吗?”

    看着李老师,冉秋叶笑道:“我大概知道一些,以前有人跟我说过,地图很像海棠叶。”

    “是谁?”

    “就是阎解旷,也是你以前教过的学生,阎埠贵老师的小儿子阎解旷。”冉秋叶说道。

    “这不会吧,那阎解旷才多大,十五,不可能会写出那么好的两首歌的,要我看,这应该是巧合,这两首歌,没点人生阅历很难写出来。”李老师立马摇头说道。

    那阎解旷他教过,还教的是数学,读书根本没有继承到阎埠贵的读书天分,怎么可能会写歌呢?

    冉秋叶没有纠结,也没有辩解,因为她也没有确定,一切还是要等后面和阎解旷联系到再说。

    想到这,冉秋叶拿起铁棍对李老师说道:“李老师,要下课了,我去敲下课铃。”

    “你忙你忙。”

    ……

    很快就到了红星小学下学的时间,冉秋叶等了一下终于等到了阎埠贵。

    看到阎埠贵的时候,冉秋叶立马上前问道:“三大爷,你知道解旷去哪了吗?这都两个多月了都没有见到他。”

    阎埠贵愣了一下,说道:“哦,你说解旷,他啊虽然进的是文工团,但是其实是入伍了,所以一般很少有假期回家的,联系不到也很正常。

    而且现在虽说北方局势有些紧张,但是也轮不到解旷上战场,不用担心他的安全问题。”

    “不是,我是看今天李老师买了一张磁带,里面的两首新歌作词作曲的名字是阎解旷,所以就想问问你……”冉秋叶解释道。

    “什么?新歌,阎解旷?”阎埠贵不淡定了,脑子还有些空白,听了冉秋叶的解释,阎埠贵苦笑道:“这我也不知道啊,解旷没有告诉我。”

    “既然这样,那就先别声张,不然怕影响大了最后却不是解旷写的,那就不好了。”冉秋叶说道。

    “应该的,应该的,现在是需要低调行事,不确定的事情不能乱来。”阎埠贵说道。

    他们这些老师的日子可不好过,都被打成臭老九了。

    阎埠贵在四个院里面是彻底低调了下来。

    以前他开全员大会的时候都是和稀泥,现在就更不会说话了,就算有人拿东西上门让他主持开会,阎解旷都没有答应。

    两人说了一会儿话就分开了。

    冉秋叶还要去菜市场买菜,阎埠贵则是直接回家。

    回到家中,三大妈已经做好饭,就等候着阎解娣回家的时候再炒菜吃。

    阎埠贵也没有和三大妈说刚才的事情,因为他想等问清楚阎解旷再说。

    忙碌了一会儿,阎解娣骑着自行车回来了,一回到家,阎解旷就大声说道:“爹,娘,我想学唱歌和跳舞。”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