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72小说 > 从长征开始:十军团的绝境血路 > 第322章 独立师办学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72小说网] https://www.72xs.info/最快更新!无广告!

    陈光主动要求去干部培训班学习的事情倒是提醒了赵骥,随着鄂豫皖根据地的逐渐扩大,无论军队干部、行政干部还是专业技术人才都开始出现紧缺。

    趁着战斗间隙抽调干部分批集中培训的方式已日渐无法满足目前的需求了,必须要成立专门的正规学校。

    说到办学,赵骥很自然的就把眼睛望向了武汉大学。

    沦陷期间,武汉大学的师生把学校迁移到了四川乐山坚持办学,原武汉大学船舶教授萨本?跃褪窃谡庵智榭鱿虏呕岜焕铑4铀拇ㄍ诶吹轿洳?齑?С鋈纬Сぜ孀苁Φ摹

    而武汉大学的原校址则被倭寇占用为军官宿舍和野战医院,并在校内种植了大量的樱花树,直到被独立师光复。

    保存完好的校舍提供了现成的办学条件,赵骥借鸡下蛋,干脆通知武汉市长杜斌彬派人把校舍清理干净重新挂牌,然后公开发布招生考试的通告。

    要想重建武汉大学,没有一个响当当的泰山北斗来当校长“活招牌”肯定是不行的,赵骥首先想到的第一人选就是和诺贝尔奖擦肩而过的王守竞。

    王守竞是这个时代最杰出的顶尖物理学家之一,在全世界范围内都是享有美誉的,在钱老横空出世以前,他就是中国眼下的头号学术大拿,没有之一。

    对于赵骥的邀请,王守竞没有任何迟疑就点头同意了,因为他的黄安飞机制造厂同样急缺专业人才。

    商量过后,王守竞卸任了在飞机制造厂的一切行政职务,只保留总工的技术职务,然后把厂里的技术科合并到学校创立航空系,同时兼任校长和系主任,搞起了学研合一的办学模式。

    “王教授,这事儿多少有点对不起你,物理系暂时办不起来,不过将来有机会的话,我一定会记得这事儿”,对于王守竞放弃本专业改攻航空,赵骥一直觉得内疚。

    王守竞对此则毫不介意:“别说这些,放弃理论物理去研究航空本来就是我自己的选择,再说了,我做这个决定的时候还不认识你嘞,你至少比行政院那个孔祥熙靠谱多了,给我提供了最好的科研条件,该是我感谢你才对”。

    这位一心报国的科学家在来到鄂豫皖根据地工作一段时间后,已经深深的爱上了这片热土,和原时空中最终怀恨而亡的结局不同,现在的他肯定能实现自己航空救国的梦想。

    除了王守竞,赵骥想到的第二块招牌则是新加入的萨本?裕?伤?闯鋈胃毙3ず痛?跋抵魅巍

    萨本?宰畲蟮挠攀凭褪撬?纠淳褪俏浜捍笱У慕淌冢?谠?吹氖ι?泻苡杏跋炝Γ?枣飨胍?柚??挠跋齑釉菥永稚降募味ǚ中Jι?姓?≡偻谝徊糠秩瞬呕亓鳌

    赵骥让萨本?孕戳硕喾馇妆市牛?缓蠼桓?厍斓睦铑#?兴?璺ò抵姓欣俊?镏?幸庀虻睦鲜Ω???匚浜豪础

    除了给学校师生的信,还有一封是给萨家家主萨镇冰的家信。

    武昌造船厂的新船已经在开工建造了,但独立师内部硬是找不出一个有经验的海军指挥人才来。

    所谓十年空军,百年海军,尽管在可预见的相当长时间内,我军的海军都注定只能给陆军打下手、当配角,但赵骥仍然想把人才奠基的时间点尽量给往前推一推,毕竟大陆解放后就必须要考虑……

    萨本?栽诟?约菏遄娴募倚胖惺挛蘧尴傅亟彩隽俗约涸诙踉ネ罡?莸氐乃???乓约罢?诖邮碌墓ぷ鳎?饫锔??城?峭晖耆??煌?牧硪桓鲂滦耸澜纾??嘈湃?壹复?诵男哪钅畹哪勘暌欢?茉谡庖环教斓刂械靡允迪帧

    此时的萨镇冰已经八十四岁高龄了,但精神却依旧矍铄,饱经沧桑变幻的他早看出了微操大师不是个能振兴民族的合格领袖,所以他早在1933年就支持李济深联合红军发动福建事变讨蒋,可惜博古却半路变卦未予策应。

    1940年的时候,这位老人又计划秘密从西安潜入陕北,可惜被国府特务察觉,在半路上把他强行给劫回了重庆。

    接到萨本?缘男藕螅??虮?闹屑??ざ???⒓窗才偶胰苏依戳俗约旱牧硪晃恢端锶?菊??盟?孛芮巴?浜喊镏?懒⑹Τ锝ê>?

    萨本政毕业于福州海军学校,属于家学渊源加科班出身的标准海军人才,抗战爆发后,由于国军海军舰艇已基本自沉或被毁,现在的他正好挂着一个海军中校的虚职在家赋闲。

    有本家兄弟萨本?缘囊?觯?钟惺遄娴闹概桑??菊?杂诩尤攵懒⑹Σ⒉豢咕埽?涫翟谠?镜氖笨展旒V校??罄匆不岵渭映ぶ谓⑵鹨遄?段揖??⒊て谠谡馑冶恢匦旅???喜?⒌暮>?诹?⒍悠旖⑸瞎┲啊

    新重建的武汉大学在航空系、船舶系之外,还开设了由郭栋才任主任的机械系,陆达任主任的冶金系,汪鹏任主任的地质系等。

    另外,赵骥还报请陈军长在武汉恢复了抗大第四分校。

    说起抗大四分校很多人并不是很熟悉,但在后世这所学校却有一个非常响亮的名字——南京陆军指挥学院。

    这所由新四军第四师创办的军校目前正因为恶劣的敌后环境而暂时停止授课,本来应该要等到1944年才再次复课的,如今得益于独立师光复武汉,还不如现在就搬迁过来继续办学。

    四分校的校长由独立师参谋长陈奇涵兼任,他本就是科班毕业,长于理论,又有相当丰富的实战经验,简直是校长的不二人选,原干部培训班的总教官周鹏则出任副校长给他当帮手。

    新的四分校开设了步兵科、炮兵科、装甲兵科、航空兵科,由于萨本政的加入,航海兵科也首次开班授课。

    由于颁发的毕业证不受国府认可,具备一定文化基础的富家子弟报考极少,但好在根据地的各家工厂已经培养出了不少的技术工人,独立师更是不缺后备军事干部,两所学校很快就一起开始了第一学期的教学。喜欢从长征开始:十军团的绝境血路请大家收藏: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