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72小说 > 缠神阿三缠成记 > 第103章 笑问客从何星来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72小说网] https://www.72xs.info/最快更新!无广告!

    花大佬准备的晚餐,仍是吴菜系统的,餐桌上的菜是很丰富的,而且有了胖头鱼做的大盆的豆腐鱼头汤…不过阿三总体上还是显得有点心不在焉,心思的一大半已是在那套衣装上了。

    想得最多的,当然就是这航天头盔装该怎么用?到哪里去用?难不成真要去LX外走一趟去验证一下?忽然间阿三在心中突发奇想:为啥不可以呢?花大佬团队的人、做出来的衣装,会是不靠谱的吗?

    干脆就穿着这个航天头盔装,冲出LX去一趟、去实试一下这航天头盔装到底有什么好或者说:到底能不能真实的可用于航天飞行?

    但是,对于航天的基础知识、甚至是常识,阿三都深感欠缺这航天总不能不顾不管的想飞就飞吧…

    哎在席的不是有搞航天衣装的大师的吗?为何不当面请教一二呢?

    记得搞航天衣装的是花大佬的四徒弟李明运吧、于是,在餐桌上,酒过三巡、菜过五轮以后,阿三就盯上李明运李大师了

    开始,自然是要单邀的先碰个杯喝个酒的。

    阿三自己先特意的倒满一杯酒,双手举杯相邀李明运:李大师,我敬你一杯!我干了,你随意…说完,就真的一口喝完了一杯酒。

    李明运是懂得这东海边的习俗的,就一边喝酒一边说:哎哎哎阿三老大,您别客气…你有什么事吗?尽管吩咐就是啦

    阿三:我哪敢吩咐你啊我真心的就是想向你请教一些有关航天的问题的

    李明运:您说有什么问题,我们共同探讨…

    阿三:首先一个问题是飞得多高了…或是飞到多远的距离了才算是在航天了?

    李明远:这个我先给您介绍一下我所了解的有关我们LX的大气层大致是有几个分层、以及各个分层的大致厚度范围以及各层的特点吧…

    一般来说,我们对LX的大气层、是2根据其温度、成分、电离程度等特点,来从地面开始依次为大气层分层的

    第一层叫对流层、就是最接近地表面的大气层,厚度大约为10~20公里,也有说是10~15公的。在这一层的大气中,温度、压力和湿度变化都很大,主要是由对流气体的流动产生的。

    第二层叫平流层:就是在对流层上面的一层,大约是在距地表面20~50公里的位置,也有说是12~50公里的位置的。平流层的特点是气流流动平稳,气温逐渐升高,水蒸气和尘埃很少。

    第三层叫中间层:就是位于平流层之上的一层大气,大约距离地表面50~85公里。在这个大气层里、空气已经很稀薄了,气温会随着高度的增加而迅速降低,空气的垂直对流很强烈。

    第四层叫热层,也有叫“暖层”或“电离层”的:就是位于中间层之上的,大约距地表面100~800公里位置的一层大气层,也有说法认为电离层的高度有达到1000公里、厚度大约为500公里的。这一层的大气层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当太阳光照射时,其中的氧原子会大量吸收紫外线,使得温度升高。另外,电离层中的气体因太阳辐射而会产生电离子,形成了一种能够反射的无线电波。

    第五层叫散逸层,也有叫“外层大气层”或“逃逸层”的:是位于热层之上,由带电粒子所组成的大气层。这一层主要由稀薄的气体组成,受太阳风影响很大。在LX引力作用下,大量气体聚集在LX周围形成数千公里的大气层,但气体密度随离地面高度的增加而变得愈来愈稀薄。

    除了以上这些主要层次外,还有一层特殊的大气层、叫臭氧层,它位于平流层内,高度大约在20~30公里、也有说高度是20~50公里的,厚度大约在10公里之间。臭氧层能够吸收来自TY的紫外线并产生热量,对LX生物具有保护作用。

    总之,关于大气层的整体厚度,一般认为是最大值是在1000公里以上的,也有的说法认为平均厚度是在65公里左右的。

    在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大气层的外层边界并不清楚,只是且随着高度的增加,大气密度逐渐降低,直至与星际空间相连接。

    因此,在事实上,是很难给出一个确切的大气层厚度的数据值的…

    哦阿三感悟道:这就是说,至少在1千公里以上,才可算是在航天了?而其中有500公里的大气层是能吸收紫外线而发热的…

    李明运:也不是这么说的。我觉得:在LX上要想航天,最关键的是飞离LX的速度是不是能够大于LX的引力束缚。就我们现在所掌握的知识来讲在LX上、要冲破地表的引力束缚,至少要有的每秒11.2公里的速度才行,这个速度就叫LX上的逃逸速度。

    不过,LX的引力束缚是会随着距离的变化而变化的,离LX越远,引力束缚就会越小的,逃逸速度也就会随之而变小。

    至于LX的引力束缚到底离LX多远才会归零,这个现在还无法知道。

    在目前的航天领域,一般、通常会把将距离LX地表100公里的空间层面称为卡门线,意思是LX大气层与ET空间之间的分界线。但这并不等于说着在100公里之上就完全没有LX的引力束缚了,只是在这个高度之上,大气层已经变得非常稀薄,可以认为已经进入了ET空间环境了仅此而已。

    哦阿三放心了!关键的是速度不能小于11.2公里每秒!不就是每秒米的速度么咱只要一加连微微就能达到3万米每秒的速度了,再加连上老二和小小,每秒达到4万米的速度也是有可能的…冲出100公里、最多只要3.5秒就够了,就算是冲1千公里,也才要用35秒的时间…

    但是,还是有个问题…

    阿三:这么说最关键的就是速度和距离了?冲出100公里、或是冲出1千公里,就没有LX的引力束缚了吗

    李明运:从理论上讲,在ET是存在一个零引力束缚点或线的,是个点或线只存在于两个星球之间的引力束缚的平衡点或平衡线位置上。

    哦阿三一下子感兴趣起来:那么LX与EL卫之间是不是也有引力束缚的平衡点或是平衡线的?

    李明运:是有的,这个引力束缚平衡点或线,就是被叫做LGLR点或线的。它指的就是在LX与EL卫这两个星球之间、在各自引力的作用下,能使小物体保持相对稳定的点或线。在这些点或这条线上,小物体相对于两个星体来说就能基本保持静止,也就是说,它受到的来自两大星体的引力达到了平衡状态。

    很显然的一点是,在LX与EL卫之间的LGLR点并非只有一个,而是存在一条线的平衡点。其中,有一个特别重要的点位、是在LX与EL卫的中心连心线上,距离EL卫约4700公里处的位置点。在这个位置点,一般的小物体、比如卫星或探测器可以在LX和EL卫各自引力的作用下保持相对稳定,而不需要进行额外的动力维持。这一点对LX人探索和开发EL卫来说,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阿三:这是不是说其实、所有星球之间,都是存在相互之间的引力平衡点或平衡线的?只要在这平衡点或平衡线上,就可以不用费力、就能保持稳定在一点或一条线路上的?

    李明远:理论上是这么认为的,只要你是在两个星球的引力束缚平衡点或平衡线上,对你就没有引力束缚了。但实际情况是比较复杂的。比如:你在LX与EL卫之间的引力平衡点、或在平衡线上,并不是LX的引力束缚消失了、或是EL卫的引力束缚消失了、才对你没了引力束缚。

    在这之中,LX本身和EL卫本身还要受到TY的引力束缚影响,还有与TY的引力束缚也是要保持相对平衡的…

    所以,在TY系里,只有单星与单星之间的平衡点也还不够,还有TY的引力束缚,所以你其实是很难实现0引力束缚的待遇的,不是受LX的引力束缚、就是受其它星的引力束缚还逃不脱要受TY的引力束缚呢更何况TY系整个系统的星球也会受银河系中的猎户星座各星的引力束缚的影响要沿着猎户座的旋臂转动呢…

    哦阿三觉得有点晕了,刚才只不过主要想问问、用这银衫先生装的航天头盔装是不是可以用于冲出LX的事,怎么问着讲着就讲到了EL卫、讲到了TY系、还讲到了猎户座…这可真是越扯越远了啊…

    咱还是书归正传、就先搞清楚这眼面前的事吧估计冲出LX第一站就可以是EL卫吧…到EL卫去一趟,也可能就是最近距离的航天了吧这个航天应该也能初步体验到、在引力束缚的平衡点或线或是平衡轨道上会有什么样的感觉的吧…

    通过上面的问答,阿三感觉对冲出LX、并从LX到EL卫的航天路程已了解的关键知识点是:

    1、冲出LX,必须要有大于11.2公里/每秒的移动速度。2、在飞离地面100公里后,可以初步认为是在航天了,其中在1000公里内,又约有500公里的距离是会发热和产生电离子电波的。3、离EL卫4700公里的位置处,是LX与EL卫之间的引力束缚平衡点或平衡轨道所在位置。4、从LX到EL卫的总距离…这个…还是要问一下…

    阿三:李大师,我再请教一下:我们LX到EL卫的总距离是多少啊

    李明远:这个距离是动态的,它会随着LX和EL卫的位置变化而变化的。不过,LX与EL卫之间的最大距离和最小距离还是有参考数据的:

    最大距离约为:40万5,500公里,最小距离约为36万3,300公里,平均距离约为38万4,400公里。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