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72小说 > 盛宠医妃:我家王妃不好惹 > 第140章 当面锣对面鼓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72小说网] https://www.72xs.info/最快更新!无广告!

    宁通县城,今天似乎有些异常的热闹。

    街上来来往往的人,有三三两两地凑着一起议论着。

    “知道吗?学堂夫子在县衙门口要说法呢?”

    “啥?跟县衙要啥说法?”

    “听说是,官府在学堂里推行那本手册,就是教人讲卫生不得病的手册,老夫子不乐意。”

    “啊,这有啥不乐意的呢?让娃娃们不得病,不是挺好吗?”

    “是啊是啊,那本册子我还看了呢,说的很好啊,现在家里人都照着做呢。”

    “你懂啥?我当然知道那册子好,我也看过呢。听说的夫子们觉得学堂该是学圣人经典的,不该被这些个杂书占据了时间。”

    “这对学圣人经典有啥影响么?一炷香功夫就看完了。”

    “咳咳,谁知道呢?”

    “不过,以前学堂里,确实没有教这些杂学的。”

    ......

    陆雯?和张大夫,坐着马车到了县衙附近,就见得门口围了几圈人,也有人站的远一些,伸着脖子往里看。

    几个衙役站在门前的台阶上,谨慎地看着人群。

    陆雯?跟张大夫对视一眼,看来情况还挺麻烦。

    正医堂的学徒将马车停在县衙对面,因为马车过不去的。

    陆雯?跟张大夫下了马车,朝着县衙门口走去。

    穿过人群,走近了,才看见有三个五十岁上下,穿着青白色长袍的男子傲然地站在台阶下,闭目养神。

    正医堂的学徒悄声告诉陆雯?和张大夫,说那三位就是学堂的夫子。

    陆雯?四下里打量了一圈,围观的人群里,有看上去的书生模样的,有平民百姓,也有背着药箱看似是大夫的,小声说这话。

    站在侧门门内的李恒大夫,眼尖地看见了陆雯?和张大夫,看似随意地,从侧门出来,招呼陆雯?和张大夫进去。

    往进走的时候,路过那三个老夫子,有人抬眼看了看,见是个女子,又重新闭上了眼睛。

    陆雯?和张大夫跟着李恒进了县衙,被带到了蒋县令面前。

    陆雯?给蒋县令和杨会长,团团行了礼,看到还有一位儒雅的中年男子,陆雯?也是端正地行了礼,让人挑不出错来。

    蒋县令一见陆雯?,便很不好意思地道歉,说是自己没有安排好,导致今天这种状况。

    陆雯?笑笑,没纠结,直接问情况。

    蒋县令告诉陆雯?说,本来前期在学堂的推广也挺顺利的,左启书院就是其中一个,一直没见有反对的。

    也不知道今天是怎么了,左启书院的三个老夫子,像约好了一样,突然态度很坚决,要求将手册退出学堂。

    就连左起书院的山长说话都不听。

    这不,还在这儿僵着呢。

    这时,蒋县令方才想起来,左启书院的山长柏群先生还在坐呢,便给陆雯?引荐了。

    陆雯?大大方方、规规矩矩地见了礼。

    柏群先生温和地对陆雯?点点头,也不着痕迹地打量了一下。

    方才蒋县令告诉他,那本《杏林山人之不生病的智慧》是一位女大夫写的,他就已经很惊讶了,他一直以为是个经验丰富的老大夫捉笔的。

    只是杨会长也确认了,他就比较好奇了,是个什么样的女子。

    现在见到本人,心中更为惊讶,竟是年纪这么小的女子所写?

    几人聊了一阵,陆雯?看着柏群先生,很郑重地请教他对这本册子的看法。

    柏群先生的评价很客观,作为普及型的学习书籍,内容相当出彩,通俗易懂,对不懂医的人来讲,也能很容易理解;若是作为医学典籍的话,则是不够深入。

    陆雯?微笑着点头,并阐述了自己编写这一系列册子的初衷和目的。

    柏群先生抚着自己的美髯,边听边点头,眼睛微微睁大,他没料到,这小姑娘竟有如此广阔的胸怀和悲悯心。

    了解了事情发生的大致情况,陆雯?建议,出去直接面对那三位老夫子的质疑,当面锣对面鼓地,说清楚。

    李恒大夫和张大夫有些点担心。

    陆雯?沉声道:“既然他们点名要见我,一直躲着并不能解决问题啊,反倒是,让其他的人对宣教手册产生更多的质疑。

    再说啦,还有诸位在,他们也不会把我怎么样吧?”

    陆雯?很聪明地将在坐的人都拉进来,总是不至于,看着她一个小女子被伤害吧?

    柏群先生嘴角弯了弯。

    蒋县令见陆雯?已有了主意,便不再阻拦,心下想,不管怎样,护她周全还是没问题的。

    一行人随着陆雯?出了门。

    陆雯?站在衙门口的台阶上,垂眸看了一阵那三位老夫子,才走下去。

    对着三位郑重的施了一礼,开口说道:“小女子陆雯?见过三位老夫子。”

    三位老夫子疑惑地打量着陆雯?,怎么是个小丫头?这是要干嘛?

    李恒大夫出言道:“这位陆小医师便是那本宣教手册的编纂者。诸位夫子不是要见本人吗?这便是了。”

    老夫子眨着眼,对视一眼,这,怎么可能?

    “啊,这姑娘就是写那本册子的?”

    “也就是说,她就是杏林山人?这么小的年纪?”

    “不会吧?”

    “切,一看你们就没去过永康镇,我可是去过,还亲耳在现场听陆小医师讲授了呢。”

    “恩,恩,我也去过,那次正好去亲戚家,没想到犯了急病,亲戚将我送至医馆,就是这位女大夫给瞧的,可管用了。”

    “啊,真的呀?”

    “那是,永康镇上不少人都知道,那册子是这位小医师写的呢”,说话的人骄傲地扬起下巴。

    三位夫子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侧耳听见路人的议论,也有些怔愣,真是呀。

    却也没忘记自己今天的目的。

    只见一位留着短须的老夫子,抚着胡须,摇头晃脑,眼睛斜瞟着陆雯?说:

    “那本杂书是你写的?你可知将这种杂书推广到学院,对我书院的学生有多大的危害?”

    “危害?不知老夫子这话从何说起呢?我编写的那本书册,乃是教导人们如何注意生活点滴,保持健康身体,我竟不知有何危害?”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