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72小说网]
https://www.72xs.info/最快更新!无广告!
土豆加工车间管事看见陆雯?和莫函进来,急忙迎了上来。
合作了一段时间后,管事对陆雯?的脾气有所了解,食材的加工最注重卫生和质量。
从一开始合作时的忐忑,到现在能够从容应对和管理。
即便是这样,现在见了陆雯?视察车间,还是紧张的很。因为,陆雯?非常细心,往往能看到旁人注意不到的问题。
不过,管事发现,每次巡查,他都能从中学到东西,也锻炼的他现在的观察力也在增强,力争自己发现问题,提前及时预防和改正。
陆雯?和莫函边走边看,从车间整体卫生,到加工车床工具的洁净度,以及人员的个人卫生,从半成品到成品的质量,都检查的很仔细。
所有加工车间的工人都身着统一的工作服,但是,为了区分不同的加工车间,各个车间工服配的帽子颜色不同。
被查到的工序和人员,看见陆雯?,都忙忙看看自己负责的部分和自己的穿着和手部卫生。
不是他们紧张,是若是被陆雯?发现大问题,不仅会影响自己的收入,还要在工厂里张榜通报的,丢人的很。
但是,工人们发现,只要能认真执行工厂和车间的规定,便不会出问题的。
而且,如是工人们在加工过程中,发现了存在的问题,或者有了好的建议,还能得到张榜表扬和奖励呢,自己所在的车间也能因此而加分呢。
这也是陆雯?对整体工厂实施的管理措施之一,设立流动小红旗,每月各车间按照定好的标准和项目评比一次,得分最高的车间,将获得流动小红旗。
每半年,算一次总的成绩,得到流动小红旗次数排前两名的车间,该车间的工人也会得到一定的奖励。
要问车间里有浑水摸鱼的人怎么办?陆雯?并不提倡前世的什么末位淘汰。
人都是有需求和欲望的,只要抓住他的需求和欲望,便能有针对性的采取激励措施,不怕驱动不了他。
当然,若真的是无可救药的、屡教不改的,那也只能放弃他了。
土豆加工车间现在出产成品有两个,土豆淀粉和土豆粉条。
玉米加工车间的产成品有四种,玉米淀粉、玉米碴、玉米粉、玉米干面条。
要说淀粉可真是好东西,除了陆雯?小吃店里调制粉之外,卖给饭馆酒楼,改善和增加菜肴的口感;
刚才开始,大家并未觉得这面粉粉能有啥作用,陆雯?给推荐的几道菜肴,或是用淀粉水勾芡,或是裹了淀粉炸制,口感瞬间不同了。
引得福来饭馆和酒楼的老板苏越为,又要给陆雯?菜谱提成了,被陆雯?拒绝了。
淀粉的用量并不是很大,只是一种配料而已,仅靠苏越为的饭馆酒楼消耗,销量太小,陆雯?是推广给所有餐食业的,从而带动家庭的使用。
而土豆粉条和玉米干面条,不仅供应小吃店,增加了两道新的小吃,土豆筋骨粉和黄金玉米筋骨面。
土豆筋骨粉依然是酸辣口的,但是粉条和土豆湿粉的口感完全不同,食客各有喜好。
黄金玉米筋骨面则是参考了前世的朝鲜凉面的做法,酸甜口的,还配半个卤鸡蛋和鸡肉粒,还有蔬菜,清爽劲道,喜欢吃的人也不在少数。
土豆粉条同样也供应给福来饭馆和酒楼,一起提供的,还有几道粉条的菜肴,这可是实打实的新菜谱,陆雯?坦然接受了售卖的分成。
而莫函则是体会到了土豆粉条和玉米干面条另一个好处,那便是比土豆蛋蛋和玉米棒子好储存,更好食用。
若是用在军供粮草上,既丰富了将士们使用的品种,又相当顶饱,还很方便烹饪,保存的时间还挺长,非常适合行军打仗宿营携带和食用。
因此,在保证小吃店和福来饭馆的需求外,剩余的都被莫函派人以军供粮草收购了。
当然,有莫函的人坐镇,陆雯?并未在价格上吃亏,反而及时减少了库存,回笼了资金,有了这一条销售线,便可以放心连续加工了。
菌菇加工车间是比较成熟的车间了,因为开展的时间是最早的。现在的干菇、菌菇酱销售的情况都很稳定。
菌菇车间的管事,是董家村樵夫董立的媳妇秀琴嫂子。
看见陆雯?和莫函来,热情地过来打招呼。
巡查了一圈,又尝了尝新作的菌菇酱的味道,秀琴嫂子开口说,“咱这菌菇是头一等的好东西,就是酱的品种有些少了。”
陆雯?明白秀琴嫂子的意思,一种酱吃久了,也会没感觉了。
不过,陆雯?自是有应对的法子,她安慰秀琴嫂子,放心吧,等辣椒开始收获了,便可以增加新的菌菇酱品种了。
算算时间也快了。
菌菇车间的产品里,香菇粉调料非常受欢迎,不仅仅是饭馆酒楼,有钱人家里,就连寻常百姓家,也会买上一罐子,能用一段时间。
每人都觉的自己的厨艺提升了,做出来的菜肴汤品味道怎么那么鲜呢?
辣椒和番茄加工车间,因为材料还在地里,尚未收获,正好趁着这段时间,集中了人马,在另外一间厂棚里,做糯米稻花腌鱼。
稻花鱼生长是有时间限制的,非稻田养殖的鱼,做不出同样的味道,所以,陆雯?只打算做阶段性的生意。
有了糯米稻花鱼的销路,陆雯?家的鱼,除了少量的供应福来饭馆酒楼外,其他的都拿来做腌鱼了。
杨记商行的销售能力还是很强的,糯米稻花鱼的市场迅速被打开,宣传上还带着,仅此一季,错过,便要等明年了。
陆雯?家稻田里的鱼已经清的差不多了,最近,开始收购另外四户,跟着自己养殖稻花鱼的村民田里的鱼。
董老爷子和里正等四户村民,每天清晨自行用鱼篓抓鱼,由山庄派人来现场收购。
一部分由董满仓连带着其他食材,送去镇上的福来饭馆。大部分运回山庄进行处理晾晒腌制。
每天需要的量是定额的,确保送去的鱼能够及时处理。
同时,这个数量也是陆雯?心里预估的,这几家当初在稻田里养了多少尾鱼,她是知道的。要提前在水稻收割之前,将稻田里的鱼都消化完毕。
原本看着陆雯?家的稻花鱼已经开始售卖,这几户人家都有些着急和担忧。
现在,不仅能供应给镇上的饭馆,陆雯?的山庄也在收购,还都给的现钱,几户人家的心终于落定了。
看着每天拿到的银两,几户人家里都高兴的很,这是田里出产的第二份收获啊,卖给饭馆的鱼,需要给陆雯?的销售分成,也给的很痛快。
庄户人最怕的就是,鱼砸在自己手里,水稻收割之前卖不完,可怎么办呢?
现在不用愁了,只等着每天按时数钱了。
惹得村里的其他人眼热的不行,真后悔啊,不行,明年说啥也的跟着在稻田里养鱼。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